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於近日展開對中國為期六天的訪問,期間雖以穩定雙邊貿易關係為主軸,卻在上海記者會上明確表示:澳洲不支持任何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的行動,並強調這是澳洲長期且一貫的立場,此一表態,不僅呼應區域內民主國家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普遍共識,也彰顯出面對中國威權政權擴張時,澳洲在原則與實利間的戰略拿捏。

艾班尼斯雖然在外交場合保持對「一中政策」的傳統表述,但他特別點出「反對任何單方面行動」,明確劍指中共可能採取的武力侵台手段,等同於間接支持台灣事實上的自治現狀,這與美國、日本、歐洲多國的立場相呼應,即支持和平解決台海爭端,反對脅迫與武力。

值得注意的是,艾班尼斯並未因訪中行程而回避敏感議題,他承諾將在與習近平會面時,提出關於安全與人權的討論,這顯示澳洲並未將經貿利益凌駕於基本價值與區域安全之上,而是持續在對中交往中保持一定的防備與底線。

在艾班尼斯訪中之際,澳洲與美國、日本、南韓等國正共同參與名為「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的多國聯合軍演,涵蓋空中、海上與兩棲登陸等全面作戰科目,總動員約3.5萬人,儘管艾班尼斯對外宣稱軍演「不是針對特定國家」,但聯合軍演所釋放的戰略訊號不言而喻:在中國於印太地區持續展現軍事施壓之際,民主國家正強化聯盟,提升嚇阻能力。

而事實上,美國近來已明確要求日本、澳洲與南韓等印太夥伴,針對中國一旦對台動武的情境,提出具體回應機制,這不僅代表美國正強化戰略協調,也體現出印太安全格局正逐步從鬆散聯繫轉為制度化、行動化的防衛網絡。

澳洲雖與中國保持龐大的貿易往來,但其在國防預算的投入與印太聯盟中的角色正日益關鍵,艾班尼斯政府近年已宣布,未來十年將投入570億澳幣(約374億美元)以強化防衛實力,並積極與美國在核動力潛艦、太空、人工智慧等戰略領域展開合作。

面對日益升高的中共威脅,印太地區民主陣營正在進行一場深層的地緣政治重組,各國固然在經貿層面與中國互動密切,但從台海議題到南海主權爭議,從東海軍事碰撞到南太島國外交競逐,民主國家的集體警覺與協同行動,已然成為維持區域穩定的關鍵。

在此情勢下,艾班尼斯的發言不應僅視為一場外交修辭,而是民主國家領袖在現實中堅持原則、捍衛秩序的具體展現,他的表態提醒世界,台海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而是全球地緣安全的核心熱點,任何單方面的軍事冒險,都將引發廣泛反制,破壞整體印太和平架構。

台灣與澳洲同樣肩負捍衛自由價值的責任,隨著局勢演變,台灣若能持續與理念相近的夥伴保持對話與合作,不僅能鞏固自身安全,也將在民主陣營中扮演愈來愈關鍵的角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