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學季,四川的孩子吃下了什麼?
2024年夏天,在中國四川省富順縣,一群小學生照常進入教室上課。他們熟練地舉手回答問題,排隊打飯,卻不知道,餐盤裡的「營養餐」竟藏著一場制度的惡臭。家長們在校門口親眼攔下運輸食材的國企貨車,發現排骨發黑發臭、豬皮布滿紅斑,疑似病豬、瘟豬肉。而當他們聚集在縣政府前,要求真相時,地方官方卻迅速回應:「兩次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一句「合格」把家長的憤怒與孩子的健康輕描淡寫地抹去,這是中國地方治理的一貫手法,形式主義與卸責文書比真相來得更快。
二、五年前的「豬食」,今天又上了孩子的餐盤
記憶回到2019年,中國四川另一座城市—成都市的七中實驗學校,曾因食堂問題震驚全國。這所號稱「四川最優質的學府」,竟被家長拍下大量黴變腐爛的食材、染黑發臭的大米,以及不能入口的冷凍成品菜。家長們一度以為孩子身體不適是個別狀況,直到看見那張在夜裡被匆匆搬運的食材清單與一車腐臭食材後,才驚覺真相令人作嘔。維權家長被特警以催淚瓦斯、辣椒水驅趕,媒體集體沉默,網路消息遭封殺。從富順到成都,一個地級市,一個省會城,兩場相隔五年的學童食安危機,卻都在中國的土地上演,並且在中國政府的庇蔭下,悄然淡去。
三、從國企外包到政府護航:中國式卸責機制
細看兩起事件,背後模式如出一轍:學校食堂早已不是教育機構自主管理,而是交由「地方國有企業」或「關係後勤公司」外包經營,表面招標、內部運作黑箱。富順小學由地方國企鯤鵬商運提供食材,成都七中則由德羽後勤公司服務,兩者都服務超過10所學校,掌握數萬學童口糧,卻不受公正監督。而當孩子流鼻血、嘔吐、腹瀉,家長發現真相時,政府的反應不是問責,而是粉飾。「未經驗收」「合格檢測」「正調查中」成為地方政府掩蓋真相的萬用說辭,甚至當家長親眼查獲新鮮肉品只供教師食用,而腐敗肉品專供學生時,地方官員仍不以為意。這就是中國官僚體制的可怕之處。對孩子的傷害,從來不是重點,維穩與面子,才是首要目標。
四、當孩子的餐盤都不安全,還能相信誰?
當中國地方政府能容忍學生吃瘟豬肉、發黴大米,只為保住一紙政績與財務關係,當家長的哀號換來的是特警、辣椒水與冷處理,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國家,是否已無力保障最基本的公共安全?一套從學校、供應商、監管單位、政府到媒體的「共犯結構」,正吞噬著下一代的健康與信任。他們吃下的,不只是變質的食物,更是制度的爛根與不公。今天是四川的孩子,明天是誰?當家長再也不敢放心讓孩子吃完一口午餐,試問中國這個「強國」臉面下,還有多少骯髒,是藏在孩子的飯碗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