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機逐步成為現代戰爭標配的背景下,神風無人機(Kamikaze Drone)因其低成本、高毀傷、靈活部署等特性,逐漸成為各國發展非對稱作戰的重要工具。台灣面對解放軍龐大兵力與裝備的壓力,若能善用神風無人機這類具備「以小制大」潛能的武器,將有助於建立具威嚇力的防衛網絡。

低成本、高毀傷:戰術與經濟效益兼具
神風無人機最大的優點在於成本效益極高。與昂貴的巡弋飛彈或載彈無人機相比,神風無人機通常只需不到十分之一的成本,卻能執行單一高殺傷任務,可有效對敵施加壓力。這樣的戰術設計非常適合台灣這類資源有限但戰術需求高的小型國家使用。

穿透力與突襲性
神風無人機能低空、低速飛行,且體積小、噪音低,不易被雷達偵測,具備穿透敵軍防線的能力。對於灘岸集結的登陸部隊、指揮車輛、油彈補給單位等高價值目標,可發動隱密的自殺式攻擊,造成戰術層面的遲滯與混亂。若未來搭配AI導引、自主導航等功能,還可執行精準撞擊、末端航向修正,進一步擴大其應用場域。

打造全民防衛的科技力量
台灣已透過中科院與民間科技公司的協力,在「蛛網行動」後成功展示FPV神風無人機,不僅象徵技術能力的躍進,也揭示出新的軍事工業合作模式。過去由國營體系壟斷研發流程,已無法因應快速變化的戰場需求,透過開放民間參與,不僅加快研發週期,也能導入商業設計思維,達到模組化、生產化與維修便利的三大優勢。

與其他無人機的比較:神風主攻打擊
無人機系統可依任務類型大致分為偵察型、攻擊型、蜂群型與神風型。偵察無人機如美軍MQ-1或我國「劍翔」系統,專精於情報蒐集與目標定位;攻擊無人機如土耳其Bayraktar TB2則搭載彈藥執行遠距精準打擊;蜂群無人機則強調數量與協同,壓制敵方感測與防空。神風無人機的特色在於其攻擊方式簡單粗暴——自毀換取打擊成果。它不像攻擊型無人機那樣可重複使用,也不具備偵察型無人機的長航時優勢,但其在飽和攻擊或突擊作戰中的角色是無可取代的。特別是在短時間內摧毀敵方節點、壓制兵力密集區域、癱瘓指揮鏈等任務中,神風無人機具備決定性戰術價值。

台海作戰應用:灘頭伏擊、海上突襲、城市守備
面對台海可能爆發的登陸作戰情境,神風無人機可發揮三大用途:
1.灘岸打擊:在登陸初期階段,部署於西部濱海灘頭、港口、近岸島嶼,針對敵方登陸艇、裝甲車輛與灘岸補給進行打擊,可延緩敵軍建制、爭取我方部署時間。
2.海上騷擾與伏擊:藉由機動船艇搭載神風無人機,於台灣海峽中線或外圍海域進行突襲騷擾,能削弱敵艦隊防禦節奏與警戒效能,形成壓力帶。
3.城市防衛作戰:當敵軍已上岸並進入市區作戰階段,神風無人機可結合特戰部隊、在地守備兵力執行城市伏擊,攻擊敵方載具或進駐據點,有效提升城市守備的非對稱打擊密度。


神風無人機在正確的策略脈絡與任務架構下,能發揮高度戰術價值。台灣若能以神風無人機為起點,深化AI導航、蜂群協同與民間工業能量的整合,不僅能建立屬於自己的「科技不對稱戰力」,更可在未來兩岸衝突中爭取時間、創造縫隙,提升整體防衛的韌性與主動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