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突如其來的轟天巨響,被譽為百貨店王的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發生慘重的死傷意外,身為在地的台中人,心下自然感到震驚,畢竟那是家人朋友們經常流連忘返的生活圈,對於到底如何發生該起事故的緣由,也格外的好奇。然截至目前為止,似乎已從報載的瓦斯管線氣爆,又朝向其他方向釐清,總之在真相尚未釐清之前,任何的發言,都必須附上一定的法律責任,這也是盧秀燕市長在記者會中,特別修正消防局長的「氣爆說」,表示一切都該尊重檢警機關的偵查結果,不可妄下斷言。
不過呢,司法偵辦方面如此嚴謹,但在言論自由保護下的輿論場域,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除了像是「有人從12樓被炸飛」等耳語滿天飛外,搭上了大罷免的浪潮,就連在地立委廖偉翔於現場外開直播,提醒民眾不要前往災難區域,也遭到網友們的謾罵抨擊,認為根本是在蹭流量,妨礙救災的進行,據此又讓罷免增添了一個正當的理由。
當然,他或確實可以不用開直播,但每當災難發生之際,大家第一時間在問的,不就是在地的民代和首長在哪麼?太慢才出現、抑或人根本不在當地,就會遭到無情的批判,指責其沒有關心地方民瘼。如今,人在第一時間出現,反倒顯得不適應,不是很奇怪麼?
再說了,有沒有妨礙救災的情事,應端看他有沒有用立委的特權,直接跑到封鎖區內直播,甚或還找來救災指揮官同框,硬要人家說兩句才算吧!廖不過就是在老遠的地方講些現場資訊,到底妨礙了甚麼呢?
但為了搞罷免,只要稍有攻訐的素材可用,能夠增添當事人仇恨值的方法,館不了那麼多,打下去、打到趴就對了。
廖偉翔這種小咖的立委,尚且都被叮得滿頭包了,更況是身為父母官、又是賴總統2028的最強勁假想敵盧秀燕,後續會遭受甚麼樣的政治攻擊,實在不敢想像。這多少也與大罷免脫離不了關係,總是當這種形象尚且清新的藍營領導者也被鬥臭,屆時就無法在投票前夕的關鍵時刻,起到一呼百應的凝聚效果,讓罷免得以更加順利,不就是這樣麼?依循過往的政治攻防案例,筆者不妨來推估一下,綠營會用哪些點來質疑盧秀燕在此案中的責任歸屬。
首先,當然是追究主管機關的責任。
都發局長在第一時間表示該裝修並未申報,但假若其後發現有任何文書顯示有申報的事宜,即便只是個最簡單的便簽,也可能釀成局長得下台負責的風暴。而消防局則面臨百貨商場的各項消防安檢措施,是否真有做到定期查核,又或查核有無徇私舞弊的情事,只要當中出現漏查或廠商出來爆料有甚麼黑幕,那就又GG了,責任一定悉數往這裡推。
其次,承包廠商有無後台。
目前確切發生意外的裝修廠商尚未被揭露,只要確定了是哪一家,祖宗八代絕對查得一清二楚,然後就會開始搞連連看,端看其中有無任何與藍營政治人物相連的關係,只要對得上任何遠親近鄰,甚至直接與盧市長或廖委員家族有所連結,對罷免而言,又是功德一件了。
最後,有沒有拿政治獻金。
過往看過那麼多善後處理,為了精算賠償損失,公司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給出讓人滿意的承諾,對比受害者及家屬們的無助,很容易呈現出公司傲慢無誠意的印象,據此要激起民怨是相當容易的。這時候,倘若網軍拿出新光集團的政治獻金清冊,如果其中有捐款給盧市長,絕對就會被渲染為包庇財團的「盧秘書」,譴責市長就是拿錢辦事,才不敢對財團出重手。(基本上,商人都是很投機的,絕對多方押寶,但圖卡完全不需揭露所有事實,只要拿到想操作的片面訊息,就已足夠。)
以上,是筆者根據過往災難政治攻防的經驗,所作出的推論,準不準確,就看接下來的發展了!
援引綠營北市議員陳怡君媽媽說的「政治好骯髒」。的確,台灣政治現在確實汙穢不堪,但何以致此,諸如本文所論及、臆測式、片段式的謾罵攻訐,不就是主因麼?這一點,幾乎又是一項歷史共業,各黨都不用去推卸責任。
回顧過往:
十年前高雄氣爆時,藍的就質疑陳菊還在睡(*即便醒著也無法阻止悲劇發生,不是麼?)、
前年爆發新竹氣爆意外,楊文科市長被譴責何以不在國內坐鎮(*意外偶發事件,首長行程又怎會預知呢?)、
去年凱米颱風重創高雄,在地立委黃捷被懷疑不在國內(*立委就休會期間有點空閒,出國紓紓壓也是人之常情,更況若真到現場,是不是又會被說是蹭流量、妨礙救災呢?)、
新北市的幼兒園餵毒案,就更不用說了,擺明了烏龍的案件,被渲染得煞有其事(*侯友宜當時一枝獨秀的民調,就在該事件爆發後驟降,從此一蹶不振,有任何人還他事後清白麼?)……
我們真的要用這樣的片段資訊,就是論斷一位政治人物的功過麼?這對真正兢兢業業的他們而言,是否真的公允呢?選舉如此,罷免如此,每當要投下這神聖一票之前,籲請確定自己是在完整資訊下所做的理性抉擇,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請繼續下滑閱讀:高雄73歲兇嫌張介宗疑為爭產殺大嫂 談爭產道德汙名化和法律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