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李遠(小野)於昨日行政院召開的總預算案說明會中,針對預算遭到刪凍,語帶哽咽地援引日本作家來栖光的發言「這10年來我看見台灣文化孕育與綻放,這個是很珍貴的蛋,卻感到像是珍貴的蛋在眼前被狠狠地捏碎」,更進一步痛斥「這還不是個蛋,只是個胚胎,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卻在最關鍵的時候卻被下了毒手。」
當然,本次總預算審議,顯然不是獨獨針對文化部,而是無差別式的就各部會相對較具有自主性的預算進行刪凍,目的或說是為人民的納稅錢嚴審把關,但說穿了就是怕藏預算養網軍。然而,撇開這點心思,難道文化部真不知道為何預算會被盯上嗎?答案,其實就在前述部長所援引的話語中,也就是對於日本那種「近鄉情怯」般的情懷。
究竟對於日本統治台灣的那一段歷史,到底該稱為「日治」或是「日據」,搞不清楚這一點,無法精確的界定該段史觀,則在當前國會的結構下,恐怕咱們小野部長來年還是會再哭一回的。
家中若還有走過日本時代的人瑞長者,不妨去問問他們對日本統治時期的記憶。以筆者爺爺的口述為例,故事或許是片段式的,但重點不外乎是「日本警察對台灣人超兇」、「日本時代的治安很好」、「台灣很多建設都是日本人留下來的」等褒貶不一的評論,但無論如何,諸種特徵所建構出來的統治想像,擺明了就是典型的「殖民思維」。治安會好,那是立基於高壓統治所致,建設會多,那是為了方便汲取台灣好山好水的資源;誠然,人際互動之間,難免會產生同胞的情愫,有種民族共融的錯覺,但對日本人而言,台灣就是個殖民地。
這樣的「日據」史觀,大抵存在於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目的很簡單,為的是強化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那段歷史,藉以表彰國民黨歷經八年抗戰,光復台灣的榮耀,一來奠定外來政權的統治正當性,再則也透過強化割讓的始末,訴求兩岸乃系出同源,無法分割的命運。
只不過呢,哪裡無法分割,馬關條約不就把我們割讓給日本了麼?自那時開始,台灣與中國就該各走各的路,而不是像被渣男拋棄的怨女一般,還死皮賴臉的想著復合才對。
不過呢,走自己的路,該怎麼走呢?就在台灣人開始對國民黨所建立的史觀感到懷疑之際,另一種論述、也就是民進黨現今所主導的「日治」時代,便應運而生。要追溯「日治」觀念開始被發揚,印象中便是從賴總統擔任台南市長時開始,還記得當時賴市長找來日星大澤隆夫,一起在八田與一的銅像前擺拍的新聞麼?就是從那時起,一系列與日本相關的人事物,開始被當成歷史文物留存展覽,而日本人在台灣所做的種種建設,也因此被當成是為台灣求發展的善行義舉,頻頻的加以歌頌。
而後,在民進黨順利於2016年再度取得執政權後,藉由文化部的影視創作,開啟了孕育李遠部長所說的那顆「珍貴蛋」,舉凡涉及到日本的素材,都會以台日友好的情懷加以論述,一來淡化中國之於台灣的連結性,二來也期待藉此能讓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密。
然而,從種種的跡象看來,這點心思,人家買單嗎?不可諱言,台日的民間交流確實日趨熱絡,但就官方往來的層面析之,仍舊是屈服於國際現實主義的框架,台灣終究只是日本競逐東亞霸權的棋子罷了,真有對我們多好麼?千萬別熱臉貼冷屁股才好!
所以說,由上所述,日本統治下、「日據」與「日治」的兩種史觀解讀,其實背後都隱藏著當權者方便操作政治認知的心思,根本就不是立基在真正的文化奠基工程。台灣若要擺脫「亞細亞孤兒」的命運,倒向中國或日本,都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無法根深蒂固。若說我們真要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就該從文化著手,建立屬於台灣人視角的自主史觀,在這個「台灣史觀」下,中國就是會出賣摯愛的恐怖情人,日本則是只想著片刻歡愉、而不願許下任何承諾的情場浪子,兩者的差異,或不過是「真小人」與「偽君子」罷了。
所以,李遠部長,擦乾眼淚吧!別再留戀於中日這兩位渣男了,帶領台灣文化界好好自立自強、堅定做自己,不好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