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邁向「非核家園」的最後一哩路,在5月17日核三廠二號機安全停機後,將正式告別核電,成為亞洲第一個「曾用核電,而能廢核」的國家,無疑是受到全球與亞洲各國的矚目。

核能不是永續再生的能源,它的本質風險相較其它能源選項尤為顯著,核廢料更是難解。台灣地狹人稠、地震颱風等天災頻仍,沒有發展核電的自然與社會條件,因此台灣社會經過數十年論辯,才達成「非核家園」的共識。此外,從1980年核四的計畫興建到2014年國民黨馬英九政府的宣布核四封存,建廠總花費2838億的核四迄今未發出一度電,或許更值得大家慎思,更無法迴避台灣核電廠是否耐震?能否排除核災的可能性?大量的核廢料無法處理,要放哪裡?等問題。「以核減碳」在台灣社會並不可行。就現實而言,也沒有地方縣市會同意在其境內新設核電機組或核廢料處置場。

自2016年5月民進黨政府上任後啟動非核能源轉型,確實能兼顧穩定供電,並大幅降低空污。2016年至2023年台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總量已降至52萬公噸,相較於2008年至2015年的80萬公噸,已減少三成五。不過,由於台灣產業發展的用電需求日增,使得來之不易的減碳成果被部分抵銷,因此2023年的電力排碳係數(0.494公斤CO2/度)只比2022年下降0.001,但相比2017年的0.554公斤CO2/度已有下降10.8%。能源署統計亦指出,從2017年到2020年的電力排碳係數是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分別為0.554、0.533、0.509以及0.502,但2021年卻是一度為了滿足穩定供電,增加火力發電占比,致使電力排碳係數回升至0.509。可見我們在推動非核能源轉型的步調與執行方法、以及減碳義務上(2022年與基準年2005年相比,實質減碳成效僅為1.8%)仍是有待加強。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重大危機,「減碳」勢在必行。日前環境部已公布2030年最新的減碳目標(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28±2%),並宣示各部會將加強減碳力道的企圖心。但面對不同發展階段的電力結構規劃與落實非核能源轉型的挑戰仍不可謂不大。當務之急是,各式技術成熟的再生能源、儲能與電網翻新必須簡化流程並杜絕弊端,兼顧公正轉型與生態環保,讓人民可以信賴政府而能加速建置與規模化發展再生能源與深度節能。

發展核電違反世代正義,也危害台灣的永續發展。毫無疑問,台灣正走在非核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的正確大道,唯有共同積極推展節能與再生能源,才真正能實現減碳的非核家園。

林仁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