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不斷以經濟利誘和政治施壓等手段,積極挖角台灣的邦交國,企圖縮減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這種行為不僅威脅台灣的國際地位,也反映出中國對台灣的敵意態度。
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就任以來,已有10個國家與台灣斷交,最近的例子是2024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宣布與台灣斷交,這些斷交事件往往發生在台灣重要政治時刻,顯示中國刻意選擇敏感時機打擊台灣,中國採取的主要策略包括提供大量經濟援助和投資承諾、利用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施壓,以及要求承認「一中原則」作為建交前提。
邦交國數量減少對台灣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台灣在國際參與方面受到限制,失去了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發聲的重要管道;其次,外交空間不斷縮減,使台灣難以維持正式的外交關係;更嚴重的是,台灣的國際地位受到嚴重損害,主權國家的地位不斷受到挑戰,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言權,也可能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產生深遠影響。面對中國的打壓,台灣必須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首要任務是強化與非邦交國的實質關係,特別是與美國、日本等重要盟友的關係,同時,台灣應該積極提升國際參與度,通過非政府組織和民間交流等方式擴大影響力;此外,持續推動民主價值觀,展現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軟實力,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認同也至關重要,台灣還可以通過創新的外交手段,如數位外交、公眾外交等,突破中國的封鎖,擴大國際能見度。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台灣仍應堅持民主自由的核心價值,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以實際行動證明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的挖角行為不僅是對台灣外交的打擊,更是對全球民主價值的挑戰,因此,台灣需要團結一致,凝聚國內共識,同時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應該向世界展示台灣的韌性和決心,證明即使在艱難的國際環境下,台灣仍能為全球和平、民主和繁榮做出重要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維護台灣的國際空間和尊嚴,確保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不被邊緣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