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是對台灣這個國家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也為社會做了很好的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商周這篇報導,負責撰寫報導的第一作者管婺媛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 記得16歲的你會不會做不一樣的選擇?」

 

   如果台灣正式教育系統有Gap Year制度,有很多台灣16歲孩子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而Gap Year中文又稱空檔年,最早興起於西方國家,意即年輕學子會為自己規劃一段空白時間,安排旅行、工作假期計劃、志工服務、學習非課內知識等等活動。

 

多年前,我在澳洲時,遇到一個德國年輕人Joel Mastbaum,我都叫他喬伊,他就是Gap Year來澳洲工作學習,認識交流世界上不同國家的人們,開拓國際視野,後來選擇成為一位專業流行電子音樂人,在德國出了很多張唱片。

 

  台灣教育部有類似Gap Year的行動計劃,此計畫名稱是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計畫是為了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到企業就業實習或出國體驗 2 到 3 年再回到大學深造,提供應屆畢業生一個新的選擇,不一定要急著升學,可以透過職場體驗、出國體驗更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及目標,而這是鼓勵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或出國體驗,因此這個計畫會有兩個方案:第一個「青年就業領航計畫+青年儲蓄帳戶」及第二個「青年體驗學習計畫」。

 

  然而,2024年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在近年申請人數遞減,根據教育部統計,提供青年職場體驗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申請人數從106年的2383人逐年增加至110年最多6596人,111年降至5328人,112年再降到3083人;112年申請學習及國際體驗者131人、43人執行計畫。

 

  為何台灣類似Gap Year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政策,年年遞減?

 

   故管婺媛的提問從「 記得16歲的你會不會做不一樣的選擇?」可以改成「如果16歲我有尊重我職涯發展選擇的父母,我會不會做不一樣選擇?」

 

          問題修正一下,可對台灣教育政策議題設定的提問更精準!

 

          再來,商周製作的技職教育復興議題,非常務實也是對的方向,大部分的人都想成為台積電半導體科技工作人員,從年薪120萬到700萬,除了高薪資誘因外,商周其實要討論的最重要教育政策議題,是「AI時代台灣人才圖像是什麼?」,除了上述主題,我也會為文接棒探究「有沒有一種技職復興教育是會實作也會學術?」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