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高效。然而,這項技術的進步也為詐騙犯罪者提供了先進的工具。特別是生成式AI技術,如ChatGPT、Deepfake,已被用於執行更精密和個性化的詐騙活動。因此,面對這種新型犯罪形態,迫切需要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法律和策略來防制AI詐騙犯罪。

        近期一次立法院的總質詢中,立委利用AI生成的深偽影片挑戰院長陳建仁的辨識能力,這一事件凸顯了生成式AI在詐騙中的潛在危害。連專業人士都難以分辨真假,遑論普通民眾更易受騙。另據行政院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遭詐騙的平均損失金額約為1200美元,全球排名第23;而以遭詐欺損失占GDP的比例來看,更高達0.8%,全球排名第14,這反映了詐騙問題的嚴重性,也顯示出我們迫切需要法律干預和數位安全教育的加強。

        AI使「盜用身份」變得更容易,詐騙者可能透過網路釣魚等手段竊取個人資料,進而盜用財產。因此,除了提醒民眾警惕,金融監管機構應要求銀行和券商承擔最終責任,採取措施防止客戶遭受詐騙。例如,銀行應實施嚴格的身份核實措施,防止客戶的存款被盜用。

        在教育和宣導方面,政府和企業應重視兩大層面:一是教育大眾了解網路文化,增強基本的網路社交風險意識;二是促進大眾認識和深入了解常見詐騙手法,重視網域名稱的認知教育。在全民網路時代,缺乏對網路社交風險的認識成為普遍問題。許多人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假冒公眾人物的廣告詐騙,卻未能識別其真實性。

        當前,AI詐騙的手法不斷演變,從仿冒親友身份到虛構投資機會,甚至假冒政府機關,手法多樣且難以預測。這不僅是金融或通信的問題,而是涉及社會各層面,威脅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全面性的策略,不僅聚焦於追查和懲處詐騙行為,也要提升全民的數位安全識讀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

        此外,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政府監管機構應加強對AI生成內容的監控和管理,以防止其被用於不法活動。這不僅涉及監控虛假新聞、虛假廣告及詐騙信息的傳播,也需要對這些活動進行及時的干預和處理。要有效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建立緊密合作,並利用先進技術來識別和防範生成式AI的濫用。

        在當今數位時代的浪潮之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引擎,然而它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了新型詐騙的風險,令民眾的數位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行政院打詐辦公室預計於4月份下旬將打擊詐騙專法草案送到立法院,在此殷切期盼該專法不應僅將焦點放在金融和通信等傳統戰術面向,更應跳脫僅以犯罪成本角度思維,而應深入考慮如何從詐騙犯罪供需戰略面上提升民眾的數位安全素養來強化立法層面,建立一個全面且堅固的數位安全防護網。 

文:范振家/管理學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