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掛號費的上限,對於民眾的就醫行為有影響嗎?

前些日子,行政院通過取消掛號費上限,讓掛號費的價格回歸市場機制及行政費用。

就此,有民眾擔心醫療院所會不會漫無目地的調漲掛號費?民眾會不會因為生病,而看不起醫師,近而導致延誤就醫呢?儘管我們的主管機關不斷地澄清台灣醫療院所眾多,若醫療院所無上限的調漲掛號費用,也會因為同業的競爭而被淘汰,政府機關也會做相對應的把關,如請公平會調查有無聯合漲價的行為。

然而「取消掛號費天花板」的消息一出,民眾是有疑問且擔心的,也因為如此,醫療院所的人潮比平日減少許多。於多日後,在許多民間團體的倡議下,民眾發現取消掛號費上限的影響,似乎不如預期地嚴重,讓醫療院所又恢復過去的人潮,民眾的疑慮也慢慢消散。

從這裡我們針對掛號費進行討論,掛號費到底需不需要隨著物價波動而調整呢?這裡就要先釐清究竟「何謂掛號費」,所謂的掛號費,是醫療機構的行政管理費用,根據過往的醫療分級會因在不同的醫療級別,而訂定不同的掛號費額標準,並統一規定收費上限,也因如此,以往醫療院所若要調整超過主管機關所訂定之掛號費,都需請主管機關備查。

然而近年來,物價不斷的上漲,我們的薪資水平也隨著政策調整而提升,但我們的掛號費卻與數十年前相同,沒有太多的調整幅度,讓許多醫療團體大聲呼應,希望掛號費有一定的調漲,並取消掛號費的上漲的限額,以反應成本,更能維持其醫療品質。

對於反對者而言,掛號費並不能僅依市場機制,更是關乎於病患跟醫療院所的信賴關係,若掛號費隨著市場機制而波動,恐出現弱勢者的就醫權利就此被犧牲等。

就我的觀察而言,掛號費並不能單純依賴市場機制,在台灣因擁有健保的關係,使得我們用很低廉的成本,享受高品質的醫療,故我們並不能期待著「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在現今,通膨壓力持續存在的前提下,若我們必須維持高品質的醫療水準,適時的調漲醫療價格就會是必要的,但要如何兼顧醫療人員的成本及病患的權益,就值得我們好好深思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