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今(25)日發布景氣動向調查,調查顯示,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終止連續五個月下跌,轉為上揚;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則在短暫回升後再度下跌。該結果反映國內產業景氣持續分歧,AI需求與關稅備貨效應支撐電子機械業,但傳統製造業與部分服務業仍面臨需求疲軟及成本壓力。
在對外貿易方面,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及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屆,客戶積極備貨,7月出口年增率達41.98%,進口年增率為20.76%。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及機械進口表現突出,但傳統貨品如基本金屬、塑膠製品等出口仍顯疲弱。累計1至7月出超金額為700.62億美元,年增71.04%。物價方面,7月CPI年增1.54%,核心CPI年增1.70%,主因蔬菜價格上漲及旅遊費用提高;PPI則因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年減6.44%。勞動市場受畢業季影響,7月失業率微升至3.40%,上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1.04%。
當前熱搜:罷免全敗!柯建銘該引咎辭職? 王世堅:現在不適合講這個
製造業廠商調查顯示,電子機械業因AI伺服器、先進製程及智慧型手機需求暢旺,看好當月景氣比例小幅增加;然而,鋼鐵基本工業因用鋼需求疲軟及房市低迷,近八成業者看壞當月表現。展望未來半年,電子機械業者因美國可能加徵半導體關稅,樂觀比例略為減少;化學製品業則因全球關稅談判不確定性高,近八成業者維持持平看法。整體製造業看好未來景氣比例由6月22.7%降至15.1%,看壞比率由30.3%升至32.1%。經模型試算後,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6.80點,較6月上升1.17點。
服務業方面,零售業因防颱採買、高溫商機、節能家電補助及新商場開幕,近四成業者看好當月景氣;但保險業因避險成本攀升,近七成看壞當月表現;銀行業雖有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收入增長,但房市低迷壓抑放款及獲利,近三成看壞當月。展望未來半年,銀行業因國際政經不確定性高,多持平看待;零售業則因關稅政策與房市低迷影響消費信心,業者看法分歧。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7.80點,較6月下跌0.33點。
營建業受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南部工區進度受阻,災後重建分散人力,7月景氣轉為衰退。不動產業雖因交屋潮使交易量月增,但年減幅仍達29%,景氣持續低檔。展望未來,雖有公共工程支持,但住宅市場供需壓力仍大,業者多持平看待。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3.79點,較6月下降0.96點,結束短暫回升再度轉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