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前幾年,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著精神病患殺人,人們的反應,社會亦時常出現精神病患傷人或殺人的新聞,都會讓人覺得精神病患是否等於不安全?

而這裏也凸顯了台灣大多數人對於精神病患的想像,乃是他們是不安全的,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所以社會普遍不願接納他們,也導致他們只能在陰暗的角落默默的哭泣,而這更凸顯了台灣精神疾病照護的問題

精神疾病的照護牽扯到 司法 醫療 心理 社區等複雜的層面,然這裡所要談論者乃是社區的問題,在台灣,因為近年來大家生活壓力大,出現身心問你的比例逐年升高,我們國家也投入許多的資源在此上面,包含前些年精神衛生法的修法,使得強制就醫的法定程序更為周全,讓病人的人權更有保障及去年衛福部提供青年免費的心理諮商,讓青年學子的心理健康得以得到重視,然而我們發現還是強調在於醫療資源的投入

精神疾病的照護跟一般疾病的照護相同,都是希望其能痊癒並且能復歸社會,然而在台灣,除了上述所說的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普遍不了解及資源過度集中於醫療外,還有就是我們的社區資源過於的貧瘠,我們雖有康復之家,提供病友康復及復健的地方其亦與社區做一定程度的連結,像是跟社區周遭的廟宇 、教堂、公園等結合,讓其有一個身心放鬆的地方,也可以與在地做連結,然而對於病友而言,就算康復之家社區連結做的在深厚,畢竟跟自己之生長環境、原生家庭還是不一樣,也就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下,病友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適應

然有沒有對於病友更好的方式呢?其實是有的,就是以家為中心,讓病友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家庭,最熟悉的社區完成康復並融入社會,就像是吃飯喝水那般一樣的自然,有鑒於此,衛福部希望透過像長照社區據點那般,建構精神疾病社區據點,讓病友們可以在最熟悉的地方完成復健及復歸社會,以達成社區化及家庭化的目標

再者精神疾病的復健,病友們的相互扶持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就因此病友團體的設置是重要的,像是近年來有專門為精障團體所辦的體育比賽,希望透過彼此的切磋競技,讓彼此可以相互分享及一同走向康復的道路,讓彼此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也就因此我們發現精神疾病的照護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希望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友善的環境,讓精神病友的康復之路可以更加的順遂,我們的社會也能更加的友善,一起迎向有愛無礙的社會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