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於近日(5/17),終於徵召侯友宜上場。侯友宜在提名會場上,連續高喊了三次「政黨輪替」,盡顯其論述單調、空洞。侯友宜「政策」八字都還沒一撇,「侯侯GPT」已經上場,未來,要想國民黨掰出比「侯侯做歹誌」更高深的幹話,恐成為天方夜譚。
放眼未來八個月,這場選戰在朱立倫主導下,國民黨早已氣力耗盡、團結全失。別的不提,首先,侯友宜展現的,是他根本還沒「準備」好。依據選前眾多民調顯示,侯友宜、郭台銘早就出現「黃金交叉」。況且,郭台銘擁有的資源,侯友宜未必有能力調動;郭台銘具有的廣泛社會支持,更是侯友宜力所不及。朱立倫在此時徵召侯友宜,簡直就是擺明做球給侯友宜,更給郭台銘臉色看。如此,郭董成為「氣炸鍋」,也不意外。
更別說,侯友宜此時參選,還有將近「三年多」的新北市長任期。侯友宜要辭,還是不辭?完全無法擺脫其將受的「落跑」罵名。除此之外,侯友宜在近期的市政成績,更早就「露出馬腳」,讓人發現其根本「無心市政」。新北市衝鋒槍案,年僅17歲的少年光天化日之下,朝當鋪連射了51槍;新北市副發言人親戚遭射殺,無辜陳屍山區;新北市政風處主任,甚至在母親節時騎腳踏車墜橋身亡。種種乖張、荒謬事件,導致侯友宜六都市長上任百日好感度民調墊底,這都是侯友宜可以「非議」之處。
其次,侯友宜能團結國民黨的能力有多少?實屬問號。侯友宜接受提名後,國民黨籍南投縣議會議長何勝豐,旋即退出國民黨;在提名時,國民黨中央黨部外,一排排挺郭、挺韓群眾,更展現高度「動員力」;郭台銘臉書聲明一出,更有大量網友義憤填膺,留言大量湧入「非郭不投」,甚至說「被國民黨玩了兩次,夠了!真的!」。反倒是侯友宜,除了自家人「行禮如儀」般的力挺外,大家對侯友宜的參選聲明,還真的「不怎麼有印象」。而提名過後,侯友宜造成黨內分裂,郭侯兩位的人氣、高度、格局,更是高下立判。
最後,朱立倫說要「團結最大的選票」,已是空話。回望四月的時候,朱立倫還在喊說要推「最強總統戰隊」。孰料一個月後,朱立倫不僅無法成功整合柯文哲,連郭台銘都被朱立倫「搓」掉。朱立倫在初選時期,改民調初選為徵召,本質上就是一種「反民主」的作為。而朱所謂的「科學民調、徵詢黨內意見」,根本沒有客觀的判斷標準。更何況,國民黨所謂的「內參民調」數據一出,侯友宜、郭台銘的差距甚至不到一個百分點,這不擺明就是要讓郭台銘的支持者「炸鍋」?這樣的「朱隊長」,如何服眾?侯友宜如何自圓其說?
放眼台灣總統選舉史,從來沒有一位成功「帶職參選」的總統當選人,這就是侯友宜最大的「軟肋」。藍營資深媒體人,在此時更語重心長地說:「這樣的情勢,不是團結,就能贏」。侯友宜雖然帶領國民黨的「白日夢」成真,但侯友宜的「國政願景」,完全不及格,未來他要如何帶領國家?帶領國家的論述又是什麼?藍營基層已經產生「藍色憂鬱」,國民黨的「鬧劇」成「悲劇」,已是「現在進行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