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布去 ( 2021 ) 年稅收超徵 4,000 億元,今 ( 2022 ) 年估達 4,500 億元。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說實徵稅大於預算,才會有所謂的稅收超徵,只是突顯出「行政失靈」。這句話明顯地指出了她在財經問題上的短視。她還說「還稅於民」當然是個假議題 。這議題是假的嗎?
什麼是年度預算?
政府每年基於預測的收入和支出, 做出來的財政開支計劃。預算是預測和估計的產物, 它涉及許多不可預料的變數。 政府財政執行效率可以根據年度預算的計劃、營運 和控制來判斷. 良好的預算編制過程通常會留出一些餘地,避免政府支出多於稅收的國債。國債數字記錄呈現. 2009-2016年預算是馬總統執政期間編的預算,每年預算都處於赤字支出狀態。 2017-2022年蔡總統執政期間編的預算,都是盈餘。該報告確實存在一些爭議. 國家可能面臨特殊的不可預測的事件,例如自然災害、流行病,需要額外的費用。需要追加特別預算來滿足特殊需要。 特別預算不包括在年度預算中。如果加上追加預算部分,年度預算就會出現赤字. 使用這種會計方法,蔡總統執政期間確實也有赤字的年預算。
國債上限
預算是根據預計財政的需要來決定所需的稅收,以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政府運作。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 經濟是多種經濟事件的動態變化,隨時都在變化。 預算不足會導致政府違約,無法向債務人付款。不足的預算政府可以通過發行債券來借錢. 許多國家都有國家債務上限,以限制政府在預算範圍內運作。只要赤字低於法律允許的赤字上限,政府就可以通過舉債增加預算來提供更多資金。如果赤字達到最高赤字上限,政府不能再無限的舉債.
美國的“國債上限” 是由國會決定。如果赤字超過國債上限. 要舉債需要先提高赤字上限之後再貸款編新預算。這些都是繁瑣且耗時的過程,沒有人希望發生這種情況。但它確實發生在美國。台灣財政部官方網站沒有台灣國債上限的信息. 在2016年藍色媒體報導台灣國債危機時提到過國債上限. 但沒有確切數字。
良好的預算編制過程通常會留出一些餘地,不讓政府支出多於稅收。國債數字記錄呈現。 2017-2022年蔡總統執政期間編的預算,肯定多數是有盈餘. 2022 年盈餘估達 4,500 億元. 朝野呼籲超徵稅收要還稅於民。 依預算法與公共債務法規定,稅收超徵必須用於減少借款或增加還款, 但是在法規允許的項目列表中, 直接還稅於民的選擇是不存在。將多收的稅款退還給公民需要通過立法。
超徵稅額
財政部指出,2021年稅收實徵淨額與前一年比較,以營利事業所得稅增加2,214億元、證券交易稅增加1,246億元、營業稅增加449億元、綜合所得稅增加210億元較多。稅收中,大多數超額稅是企業和公司支付的間接稅。人民直接交納的綜合所得稅只貢獻210億元的超額徵收。
稅收超徵不是行政失靈. 有時是由於稅率調整, 有時是因為經濟高速增長等因素而造成. 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證券交易稅等十項稅目皆創新高, 這些增加的一部分是由於政府穩定的經濟政策和有利的投資條件導致台資回流, 增加外國投資台灣, 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工業的成長. 台灣活躍的經濟和擴大世界的貿易。增加員工的工資也導致超徵所得稅。高嘉瑜惡毒指控超額徵收是「行政失靈」. 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指控。 「行政失靈」能帶動台灣經濟繁榮嗎? 預算實徵的稅大於預算的開消是一種健康經濟現象. 如果政府預算收支失準的結果是超徵, 那是一種祝福. 赤字的失準是一場災難.
還稅於民
「還稅於民」受到所有人的歡迎. 超額徵的稅來自納稅人直接交納的綜合所得稅. 也有間接稅, 包括營利事業所得稅、證券交易稅、營業稅的超額稅款. 有哪一部分超徵稅額需要返還給老百姓? 退稅應該退給納稅的人才公平. 退還人民直接交納的綜合所得稅的超額200億比較合理. 如果年底要退還盈餘稅款,在出現赤字時是否要求納稅人補繳稅款?如果法律允許直接退稅於民,如何均衡分配達到全民共享, 實際上退稅的分配就成了燙手山芋. 一些人主張為所有公民平均分配,另一些人則贊成向需要支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大份超額稅款以縮小貧富差距。這些問題都在分配過多的稅收方面造成了難題
分發給地方後, 中央的超額稅收是3800億,蔡總統初步規劃1000億,會用來撥補勞健保基金的財務缺口,還要挹注台電資源;還有1000億,是要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 減低全球通貨膨脹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其他的1800億,預留一定財源,以備不時之需. 所有經濟學家都預測2023年世界將出現嚴重經濟衰退。肯定也會影響台灣經濟。 我們需要多少財政儲備來應對經濟衰退的影響?多少稅收盈餘的金額可以「還稅於民」? 是整個稅收盈餘的1800億預留財源,或是200億人民直接交納的綜合所得稅的超額稅? 這些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時間解決.
在最終決定如何分配稅收盈餘讓所有人受益前,電視名嘴, 民代不要高唱超徵很多稅. 攪動民意要求分發現金。 如果炒高人民期待得到很多現金退稅的期待後, 如果期待無法實現時, 操高期望值是導致更多不滿的主要原因。「還稅於民」不是個一假議題. 這是一個嚴肅而復雜的問題,值得慎重考慮。如果想用超徵稅金於幫助低收入者或刺激經濟,則需要通過立法來製定特別預算以實現指定的目標. 蔡總統準備在適時研議和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很明顯,她並沒有忽視這個問題,並理解它對政府財經政策的長期影響和政黨政治利益的短期衝突. 這將需要立法院委員及所有人民的共同研議以達成共識.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