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選舉都是對行政中立的一次徹底考驗與檢視,而校園作為培養學生成為現代公民的教育場所,如何依法行政、行政中立更顯得重要。

先前看到北市大校內禮堂竟然變成民眾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的選舉造勢場合而備受爭議,而近期陽明交大則出現國民黨籍新竹市議員候選人之競選宣傳車開進校園的場景(https://reurl.cc/853jmo),而遭反感的同學投訴政治不當入侵校園。

我們有《教育基本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等法條來維護校園安寧與教學品質,作為交大人,我樂見現在的交大學聯會(陽明交大學生會交通分會)並未加入任何具政治爭議、特定黨派色彩鮮明甚至根本是政黨側翼的校外學生團體。

行政中立、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很多人從威權時期流汗、流淚甚至流血才爭取來的成果。有人舉美國為例,說在該國政黨「可以」入校而為何台灣不可?這是完全忽略台美彼此國情不同的論述,試問美國有全境的學校長期黨國不分、淪為黨國體制鷹犬的黑歷史嗎?美國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因具有深厚民主傳統底蘊,就算在校園有所活動也會嚴守不打擾學校師生正常作息之規範。延伸而論,美國因自身特殊歷史、文化因素而人民可有持槍權(當然也付出屢屢發生殺人魔大規模無差別掃射的悲劇代價),台灣則沒有,我們會以此為由說台灣是個不自由的國家嗎?我國的主流民意會支持人人都有「持槍『自由』」嗎?各國的文化具多元性,筆者尊重美國的傳統,但既然國情迥異當然就無法一概而論。

退萬步言,如果真的這麼想要政治力可以肆無忌憚地在校園橫衝直撞,那就推動修法啊!比如說把《教育基本法》第6條之「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改成「學校『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甚至更激進的「學校『應』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啊!學校需要依法行政,總不能叫校方違法濫權吧?

校園中立!這次不少縣市的選情陷入拉鋸膠著,筆者理解政黨需要年輕人的選票甚至入黨才能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但政黨要選舉造勢應該在「合適的地點」舉行,「黨政軍不入校園」才能有真正的大學自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