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作為基隆市民,一步步看著基隆由破舊逐步轉變為新市容的變化,現在卻十分擔憂基隆將變回十年前的基隆,沒有希望願景,已有破舊不堪的市容。

基隆選戰正在白熱化,選戰緊繃的情況下,藍營猛批黑金、綠營狂打洗錢,兩造互掀瘡疤,發現原來彼此都是黑道好朋友。市民卻不見藍綠兩大政黨提出足夠吸引人的政見來號招市民,全部訴諸各自基本盤支持者,儼然就是反民主的行為。

蔡適應主打延續政績牌,做為當前基隆的執政方尚可理解 ; 但做為在野一方的謝國樑則令人費解,不斷找國民黨其他藍營大咖來基隆為其站台,著實讓路過的人莞爾一笑,到底是謝國樑要選舉,還是找來站台的藍營大咖要選舉,回頭訴求的正式藍營支持者,而不是如同我們一般的市井小民,從未告訴我們一個具體而有擘劃性的政見 ; 如果有可能就是已經跳票的送年青人GOGORO。

或許謝國樑對於過去自身的歷史故事有所顧忌,選舉總是喜歡用「小愛爸爸」來自稱,但追根究底來說「小愛爸爸」的人設,是否足以做為市民應該投下手中一票的主要考量呢?我們來看看所謂的小愛爸爸是什麼。

過去謝國樑受訪時曾說「如果我可以把這個工作做好,陪她做許多決定、陪她到國外念書,陪她好久好久,那我就沒白活了。」,確實是令人感受到濃厚的父愛,如今卻毅然覺然決定投入需要拋家棄子的政治工作,前後差異未免也太大,難道我們不應該成全他繼續好好扮演小愛爸爸的身份嗎?

換個方向思考,若其競選主軸從頭到尾都是「小愛爸爸」,為聽損兒爭取權益和更好的環境,不是應該去擔任立法委員更合適推度修法跟公益嗎?小愛爸爸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問題是不應該成為大人選舉的口號,這樣的做法只會讓人質疑,是否如同小燈泡媽媽、洪姊姊、恩恩爸這些人,只是想要憑藉上位卻沒有提出自己到底能夠做什麼、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

這也就回來本文開頭筆者所擔心的,基隆目前看起來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市長的人選是謝國樑,其目前表現跟政策訴求都將讓基隆成為無(所做)為的城市,不管藍綠都應該提出具體的基隆願景、為市民帶來的福利,在這點上反而黃希賢、陳薇仲表現更像是藍綠大黨候選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