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選民而言,選戰的政見通常平鋪直敘味同嚼蠟,而參選者間的攻防有如在這場擂台秀敲鑼打鼓,才能有吸睛效果。白皮書紙上談兵、遙不可及,大餅誰都會畫、大話誰都敢說,攻防才是檢驗是馬是驢的情境題,畢竟選民才能藉機「實證」縣市未來的最高首長,其面對及處理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攻擊對手最好是攻其不備,沒有防備就可能導致危機,這剛好考驗危機處理能力,林智堅碩論抄襲就是今年第一場最關鍵的攻防戰。自詡五星級市政被打成人格誠信問題,這種需要學術上嚴謹周延檢驗的,拿到選戰中炒作,很難有理說得清,進退失據深陷其中,這是攻擊方的最愛,這議題主宰新聞版面好幾個禮拜,好像林的對手是台大和中華大,而全台彷彿只有桃園在選舉。

民進黨為守住桃竹雙城,全黨救一人差點外溢成火燒連環船,一直到林壯士斷腕退選才讓這把火不再漫延。這跟宋楚瑜的興票案類似,當時意氣風發的宋,大概想不到國民黨會用讓他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的「秘書長專戶」來顛覆那場總統大選。

這可說是今年目前為止最成功的案例,震央桃園陣前落馬換將,不僅波及新竹選情,也讓全台灣各縣市都在研讀候選人的論文。

外溢效用在當今網路和社群的年代,危機處理時效已非以往的的黃金24小時,影響範圍也不再侷限單一區域,複製貼上/分享,複式傳播/參與表態,幾個小時就可星火燎原。

周玉蔻的戰慈濟和蔣孝嚴緋聞,則是戰過頭反受其害、典型的危機自造者案例,蔣萬安無傷還有同情票,陳時中則天上掉下來的不是禮物而是危機,友軍打仗戰損要自己承擔,結果周對無辜第三者道歉,可能是民進黨背後的損害控制,節目主持暫停,以平息輿論,陳時中則祭出「三不」來止住民調滑落。

據媒體報導「陳時中在日前內部決策會議直言,他當然清楚周的狀況會讓選情受影響,但當場也明白說,切割不是他的風格,此事他就是承擔,他相信時間拉長,市民會看得懂,知道他是值得信賴的市長。」這是大膽的決定,不過也符合陳時中的人設-指揮官/勇於承擔。

危機管理專家、前洛克希德馬丁董事長諾爾曼.奧古斯丁(Norman R. Augustine)說:「世上沒有神奇的一一九專線,讓你一通電話就能脫離困境,要是陷入困境,就必須自己走出來,規則就是這麼簡單,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反向操作。」

林智堅退選和陳時中概括承受,都是選擇勇於面對、試圖走出困境,重整旗鼓。

止損重整後,才能反守為攻,民進黨以其人之道反擊張善政的農委會科專,質疑其抄襲涉及誠信問題,張善政曾說:「誠信比選市長還要重要」,但回應同樣質疑時卻似乎使出拖字訣,這讓5736萬形影相隨,陰霾一直揮之不去,重蹈林智堅早先當斷不斷的覆轍,也因此無法持續之前的戰果。

類似的,高虹安原本形象、資歷符合科學城口味,加上得利於林智堅論文事件,支持度及看好度一直領先。但從學霸戰學歷、資策會公款讀博士到誣指沈慧虹求官,這一連串事件第一時間沒有有效澄清,後續應對又愈描愈黑,危機止不住,也讓她人設逐漸崩壞,天之驕女的氣勢,實戰表現卻是無法抗壓應對危機的嬌嬌女。

而高虹安的危機卻帶來沈慧虹的轉機,求官說反幫沈博得新聞版面,而相對於高的高傲、取巧,沈的親和、踏實反倒是較接近父母官應具備的特質。雖然最近某民調沈慧虹領先被譏為文宣,但若高的危機不解、人設無法修護,領先的趨勢可能被逆轉。

巴菲特在接手處理所羅門兄弟資產管理公司的破產危機後,他提出處理危機的原則:「做得正確、做得迅速、快速抽身、解決問題。」。正視或逃避,承擔或推諉,沉著或慌亂,決斷或猶豫,危機時刻,才看得出一位領導者是否能讓選民委以大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