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繼一般大學碩士班氾濫後,所謂「經營管理碩士班」、「高階主管碩士學程」或「管理碩士在職專班」(也就是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高階管理碩士班)),亦有日漸浮濫趨勢,目前已有二十餘所大專院校設立類似的學程,以每一學分收費八千元到一萬多元計算,估計單一學校每年可因此賺進上億元;此外,曾是總經理以上人士才能報考的EMBA,現在因競爭激烈,經理級甚至更低層級,只要付得起昂貴的學費皆可參加,可說是國內高等教育及學位授與的另一項世界紀錄。

這樣的亂象導因國人對「學歷」的迷思,高級一點的是不計代價,花個五十萬至七十萬元到名校念EMBA,好搖身一變增加身價;等而下之的就偽造、變造或販賣各種假學歷證明。然而,由於錄取門檻降低,現在的EMBA頭銜比起過去已褪色許多。重要的是,教育部跟政府在這次事件得到了什麼教訓?(cheating;如考試作弊、代考、代寫作業、抄襲、冒名點名等)。
EMBA一年畢業大約3千人,EMBA學歷具有商業的專業性,入學審查、畢業的論文資格審查,不應在各系之下,要提升到商管學院與教務處,發表論文也需要聘請口試委員人數可增加到 五人校外委員佔一半以上,不能任由指導老師自己找,學校教務處要負責協助找校外專業口試委員, 學校通過資格考後凡要拿到EMBA證書還需經過教育部嚴格審查是否
涉嫌論文抄襲問題。許多優質大學每學期 期末最後一 堂課都會實施教學評量, 筆者任教 三十年的東吳大學期教學評量值得參考,並非任由學生線上填寫而是由助教親自到各班請學生對任課老師實施教學評量表,並請老師先離開十五分鐘, 期中考試後老師必须線上填 寫學生上課關懐資料 包括出 席狀況 考試報 告狀況 給選修學生 家長、導師 了解,教學評量結果統計後開學前學校會傳給老師 參考, 連續兩年低於學校平均值任課老師必須填寫檢討報告否則不續聘。EMBA大專院校設立師資內容, 招生名額,必須經過教育部嚴格審查, 每年考核公佈影嚮經費補助、招生名額。  EMBA需要被層層檢核,避免EMBA教育是劣幣驅逐良幣, 教育部責無旁貸應提出貝體做法確保EMBA的教育品質。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