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訪東南亞三國!拉攏東協共抗中、俄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 )自4月29日至5月6日展開為期8天的密集外交訪問,他先訪問印尼、越南、泰國三個東南亞國家,隨後赴歐訪義大利、梵蒂岡和英國。《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 VOA)指出,岸田此趟訪問東南亞的外交行程是追隨前首相安倍晉三(Sinzo Abe)與菅義偉(Yoshihide Suga )的「慣例行程」( customary tour),而所謂「慣例」即指安倍2013年訪東協等國所提出的「日本外交新五原則」。

另外,此次訪印尼、越南、泰國三國,近年在東協的影響力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尤以印尼、越南更為顯著。岸田此次訪問東南亞三國有兩大目標,一是拉攏東南亞國家對俄制裁的支持,二是展現日本維護南海自由航行的決心。

岸田此趟東南亞行的第一站為印尼。4月29日,岸田文雄與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於印尼首都雅加達會晤。《共同社》(Kyodo News)報導,兩人會後同意加強實現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合作。佐科威表示:「印尼和東協(ASEAN)成員國已經準備好,與包含日本在內的夥伴建立合作關係。」

會後記者會岸田說:「我們現正面臨許多挑戰,包含烏克蘭情勢、東海、南海、北韓。並且,在維護和強化以規則為基礎、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變得更加重要。」岸田近一步說,建立在上述觀念下,雙方同意他們將會在實現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強化合作。

在俄烏戰爭上,雙方同意這場戰爭一定要透過對話解決,在經濟和人道救援上共同合作。印尼作為今(2022)年「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其對俄烏戰爭立場受矚目。雖然印尼曾在今年3月聯合國大會的決議中投票贊成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但未跟隨西方對俄展開大規模制裁。另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呼籲要將俄國踢出G20,但印尼今年仍邀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出席。不過,印尼也同樣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參與今年的G20會議。

結束印尼的訪問,岸田隨即前往越南,在4月30日與越南總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於越南首都河內會晤。《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報導,雙方會中同意強化雙邊在安全和經濟領域合作。岸田在會後記者會中說:「我們確認兩國都能遵守『尊重各國主權和獨立的原則』。」

日、越兩國還同意加強越南海上安全,同意日本自衛隊協助東南亞國家強化其網路資訊安全。岸田說:「日越兩國領袖都同意『強烈反對任何改變南海現狀的舉動』。」岸田出席范明政舉辦的歡迎晚宴中說:「我相信我們(指日本和越南)能為這個區域和世界和平與穩定共同合作。」

就俄烏議題而言,岸田說雙方同意烏克蘭即刻停火、提供人道救援的重要性。兩人強調說:「強烈反對使用任何大規模殺傷武器,以及對平民的攻擊。」此趟岸田出訪東南亞的一大目標,是要拉攏這些國家對俄制裁上一起合作。不過,越南三月份在聯合國投票中,未投票支持譴責俄國侵烏的決議案。《日本時報》提的長期以來,越南非常依賴俄製軍備,兩國關係可回溯至蘇聯時期,因此越、俄雙方關係維持得相當不錯。

此次會談兩國未達成任何有關對俄制裁的共識,不過雙方對烏克蘭提供人道救援有共鳴。越方會後即宣布一筆約50億美元的對烏人道救援方案,而岸田對此表示讚賞。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AP)報導,岸田5月1日至5月2日來到此次東南亞行最後一站泰國。他與與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會晤,雙方就經濟、安全、俄烏戰爭、緬甸問題等地緣政治議題進行對話。兩人此次會晤,共同見證簽署三份協議,包括金融合作、軍事設備與科技轉移、新冠疫情緊急應對。

《美聯社》指出,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是泰國重要的經濟投資者。會後記者會中,帕拉育表示,兩國正在擬定一份「日泰經濟夥伴」的戰略計劃。帕拉育表示他與岸田強化供應鏈連結、智慧農業、5G傳播科技、人工智慧、機械及電動車零組件等項目。帕拉育還說,他們樂見兩國在國防安全上更近一步合作。《美聯社》分析,美國傳統上為泰國在安全領域最親近的盟友,但過去10年隨著中國擴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身為中國戰略對手的日本,正努力不讓北京在此區域取得優勢。

這次最受矚目的一個重點,為兩國簽署《軍事設備與科技轉移協議》(Defens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greement),象徵日、泰兩國在安全合作更上層樓。岸田在協議簽署後表示:「簽署這份《軍事設備和科技轉移協議》是擴展日泰雙邊防衛合作的重大一步。」另外,據《泰國國民報》(The Nation Thailand)報導,在日泰建交135週年、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0年之際,兩人藉此宣布日泰雙邊關係將自原先「戰略夥伴關係」(Stategic Partnership)升級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Comprehensive Stategic Partnership)。

不過,岸田東南亞行雖試圖拉攏三國在對俄制裁立場更加強硬,但效果顯然不彰。除前述印尼、越南兩國對俄制裁態度仍有所保留,泰國也不例外,在這次會晤後,雙方僅表示擔憂俄烏戰爭緊張情勢升高,呼籲運用各種手段以終止這場衝突。

《泰國國民報》(The Nation Thailand):Thailand and Japan to forg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https://www.nationthailand.com/in-focus/40015275

《共同社》(Kyodo News):Japan, Indonesia confirm cooperation toward free, open Indo-Pacific

https://english.kyodonews.net/news/2022/04/c0820cc64764-kishida-departs-for-indonesia-at-start-of-se-asia-europe-tour.html

《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Japan and Vietnam underscore opposition to use of force amid Ukraine war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2/05/01/national/kishida-vietnam-visit-ukraine-war/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AP):Japan’s Kishida holds talks with Thailand’s leader

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ukraine-business-japan-indonesia-asia-265bd71742848687b3bbb8b5f634c0aa

《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 VOA):Ukraine and China Topped Agenda on Japan’s PM’s SE Asia Swing

https://www.voanews.com/a/ukraine-and-china-topped-agenda-on-japan-s-pm-s-se-asia-swing-/6559866.html

岸田訪英簽署歷史性防衛協議!岸田:「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

東南亞行甫結束,岸田文雄馬不停蹄先後訪問英國、義大利與梵蒂岡。訪英期間,岸田在倫敦與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會晤,雙方就日英關係、烏克蘭議題和印太情勢議題進行討論。

在日英雙邊關係上,兩國正式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此項協定將允許展開日本自衛隊和英軍的聯合訓練、演習和救災行動,進一步深化兩國在軍事上的合作,英國也將簽署協議形容為「里程碑般的雙邊協議」。無獨有偶,日本才在今(2022)年1月與澳洲簽署《相互准入協定》。

簽署此項協議除展現出英國對印太事務參與的決心,更進一步加強日本與英國在印太安全上的合作,符合近兩年英相強森希望在印太事務上更積極參與的態度。另外,針對「未來空戰系統」(Future Combat Air System, FCAS)一事,兩位領袖也同意英日已取得重大進展。

日英會談另一項重點仍是俄烏戰事,尤其這場衝突對能源的影響甚鉅。岸田要讓核電重返日本能源政策的未來藍圖,用核電降低日本及其他國家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岸田說:「我們將優化核反應爐,提高安全保障,對世界作出減少依賴俄國能源的貢獻。重啟一座現有核反應爐,就相當於每年供應全球市場一百萬公噸液態天然氣。」

岸田在與強森會晤後說:「現在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要團結並強化的時候了。」他警告:「如果主要大國不做出一致的回應,俄國入侵烏克蘭情事可能會在東亞重演。」岸田接著說:「我們必須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絕不容忍在印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嘗試。」

岸田強調必須保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在台海問題上,他進一步解釋:「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不僅對日本的安全至關重要,對國際社會的穩定也至關重要。」不過,岸田也強調:「日本堅持其立場,期待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周邊問題。將繼續從這個角度,仔細觀察局勢。」

結束訪英後,岸田前往訪問義大利與梵蒂岡,分別同義大利總理德拉奇(Mario Draghi)、梵蒂岡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會晤。與德拉奇的會晤中,兩人在會中皆同意歐洲大西洋地區及印太區域的安全密不可分。兩個區域都應保持開放及自由,不能容忍任何試圖單邊改變現狀的行為。

英國政府新聞稿:PM meeting with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Fumio Kishida: 5 May 2022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pm-meeting-with-japanese-prime-minister-fumio-kishida-5-may-2022

日防相訪美!主談中、俄

日本首相岸田訪英之際,其內閣閣員同時也訪問美國。《法國廣播電台》(RFI)報導,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Nobuo Kishi)於5月3日至6日訪問美國華府,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oyld Austin)會談。兩人就俄烏戰爭、中國議題進行討論,並協商修正日美戰略。日本計劃在年底前修改其國家安全三份重要文件,包含《國家安全戰略》、《防衛計畫大綱》以及《中程防衛能力發展計畫》。根據美國國防部5月4日的新聞稿指出,兩人在會中討論強化美日同盟、區域安全問題,以及如何擴大與志同道合夥伴的合作。

《法國廣播電台》(RFI)岸信夫在會中指出,俄國攻擊鄰國對國際秩序是重大挑戰。如此單方面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行徑,對印太地區同樣造成憂慮。岸信夫進一步提到,要防止這類突發事件發生,最重要就是「嚇阻」。他期望與美方共同合作,確保美國擴大包括核威嚇在內的嚇阻力,從根本上加強日本防衛能力與美日同盟威嚇與應對能力。

在強化美日同盟議題,奧斯丁表示:「我們兩人會在這裡,就是因為美日安保同盟是印太和平與繁榮的基礎。」兩位防長在會中特別強調:「強化美日同盟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除了美日關係外,雙方也討論如何深化與其他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包含「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成員國以及南韓。

美國國防部新聞稿還指出,岸信夫在會中表示,俄國攻擊烏克蘭及北韓持續試射飛彈的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unacceptable)。另外,兩人也特別針對中國持續對東海和南海的脅迫行為進行討論。奧斯丁在會中還提到,美日應要緊密合作應對來自俄國、中國和北韓的威脅。

美國國防部新聞稿:Readout of Secretary of Defense Lloyd J. Austin III’s Meeting with Japanese Defense Minister Kishi Nobuo

https://www.defense.gov/News/Releases/Release/Article/3020033/readout-of-secretary-of-defense-lloyd-j-austin-iiis-meeting-with-japanese-defen/

美國國防部新聞稿:Austin, Japan's Defense Minister Pledge to Defend Rules-Based Order

https://www.defense.gov/News/News-Stories/Article/Article/3019857/austin-japans-defense-minister-pledge-to-defend-rules-based-order/

《法國廣播電台》(RFI):日本首相防長訪英美: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

https://www.rfi.fr/tw/專欄檢索/要聞分析/20220506-日本首相防長訪英美-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

《霧谷晶策》觀察日本外交政策大致上依舊「緊密」跟隨美國腳步。日本岸田文雄首相訪東南亞印尼、越南、泰國三國,雖說是遵循與跟隨前首相安倍晉三設下的慣例,但事實上也是在美國打著印太戰略,準備與中國在東南亞較勁的前哨戰。因此,身為美國最忠實盟邦的日本,自然先一步訪問東南亞,加強美、日兩國在東南亞與中國抗衡的競爭力。只是東協國家與中、俄兩國關係匪淺,短時間要他們轉向也非易事。

《霧谷晶策》分析岸田首相訪英國加強日英軍事往來,以後英國軍艦、軍機應該就可以進到日本軍港、軍用機場進行整補,讓英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military presence)更為實在。2021年英國航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就是率領英、美、荷蘭多國艦艇訪印太區域。如果日本能成為英國的「準盟友」,那其實也是直接強化日本與「澳英美三國軍事同盟」(AUKUS)的關係,也與含有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中的美、澳兩國加強軍事演訓與協作。

《霧谷晶策》認為日本岸田內閣在俄國侵烏後,展現出來的危機感,是推動目前外交政策的動力。岸田不對俄國綏靖,未跟隨安倍試圖與俄國交好,以換取北方四島主權利益的失敗政策。岸田選擇對俄制裁並遭俄國反制裁,讓日本外交走出不一樣的路線。不過,安倍仍嘗試左右岸田路線,喊出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日本有事就是美日安保有事,讓岸田無法偏離傳統美日安保路線太多。然而,日本地理位置上為中、俄鄰國,不若美國能獨善其身,須更加警覺中俄的擴張政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