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14),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湯紹成於《少康戰情室》節目中,直指「美國最喜歡的就是中間人選」、「美國對賴清德還有顧慮」云云。此番評論,顯然出自其不客觀的政治判斷。湯紹成作為長期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其罔顧事實及近期重大外交事件的進度,實在令人汗顏。
翻開過往新聞紀錄,湯紹成教授具有中華民族團結協會、藍天行動聯盟背景,站在如此極端的特定立場,對著政治人物說三道四,分析客觀程度根本不足採信,更顯見2024賴清德已是最強人選!
事實上,美國與賴清德早就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管道,再加上近期烏、俄局勢緊張,美國對這位政治人物,早就展現無比的興趣,身為國際關係專家的湯教授,應該不會不理解其重大意涵。
攤開過往事件,2020年,賴清德以「副總統當選人」的身份,出席美國白宮祈禱早餐會,與時任總統川普、彭斯同場,也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會晤,催生了「以實際行動反制中國長年壓制台灣行徑」的「台北法案」。
在今年,賴清德訪問友邦宏都拉斯,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同台互動,並視訊會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美國跨黨派17位國會議員,其中包括聯邦參院外委會主席馬基(Ed Markey)。甚至與會的議員透露:「平常大家都有黨派利益,難得像今天這麼團結,共同關注台灣。」
除此之外,賴清德也曾和多國駐外使節建立私下關係,增加彼此互信關係﹔日本捐贈我國AZ疫苗,他也在背後「折衝樽俎」,顯示不論在「軟性外交」、「公衛外交」上,賴清德手法與細膩程度,充滿政治智慧,也深得美方信賴。
種種事件,就是要表明單一事實:從莫建、賀錦麗、裴洛西等人一字排開,美國涉台的重量級人物,或是決定美國本土重要決策的政治人物,早已和賴清德建立良好溝通管道,更對這位「台灣政壇的明日之星」,感到高度興趣。
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直言:「賴清德早已受到美國高度關注」。美方關注賴清德,背後最大原因即是國際關係的「路徑依賴理論」,因此,美方特重政治人物的一致性(consistency)、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從美方的動作來判斷,美國必定要尋找在國際路線中庸、對中立場堅定的政治人物,而賴清德可說是不二人選。
台美議題早就是美國最關鍵的議題,美國不可能不謹慎對待。而湯教授所謂「金孫不討喜」的危言聳論,早就逸脫於學理辯論層次,背後反應的,只是湯教授對近期時事的「不用功」與「不理解」,不值得認真看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