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是台灣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據交通部統計截自2020年6月統計台灣有2千2百多萬的機車,幾乎平均每人一台機車。身為機車大國的台灣,對機車是否友善呢?答案我想恰恰相反。

    你是否有個經驗:當你騎在台北中山北路,台中台灣大道,又或是高雄民族路等等有分隔島的道路時,機車往往只能騎在最外側,內側往往禁行機車。當你正騎行在如此的道路時,往往面對到的是要右轉的汽車,又或是等著載客的小黃。當這些汽車在外側車道緩慢行駛時,機車只能迫不得已跟著緩慢行駛,導致你被迫塞在車陣中,眼睜睜看著內側車道的汽車輕輕鬆鬆呼嘯而過。

又或是你騎在狹小的台北福和橋機車道上,想要超車都得小心翼翼避免撞到別的機車,而只要機車道出事你完全避免不了。又或者甚至是台北重陽大橋,中興橋等等極度髮夾彎的機車道,以及高雄的超級百慕達機車道。這些東西放在其他國家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東西吧。

    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特設計,乃是當時台灣政府的設計思維,認為機車靠右靠外側行駛才安全,因此我們衍伸出了許許多多的外側機車道,乃至於最常出現的待轉區。然而放眼世界各國,幾乎沒有任何國家的機車有所謂機車專用道,乃至於機車應該靠外側行駛甚至待轉的設計。最早靠外側跟待轉是日本人設計,為的是讓速度不快的交通工具,例如腳踏車等等可以不用冒險切到速度偏快的快車道左轉,但是跟汽車速度差不多的機車,為何也要跟著且被迫待轉呢?更不用說待轉衍伸出的問題,包括與右轉車輛相撞,必須橫跨到斑馬線上導致與行人的衝突等等。這些都是台灣交通上的極大弊病,也使得台灣的機車交通事故層出不窮,但到2020年卻仍有強制兩段式左轉與禁止內線等等規定,台灣的交通隊機車友善度可以說是沒有改善。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政府可以且應該做的分別是:開放機車可不用兩段式左轉,拆除機車道讓機車可以與汽車合流等等。如此基本的規劃方可以初步解除機車的桎梏,也能減少一定的交通事故,更可以使大家瞭解待轉真正的意義是甚麼。長期來看政府應該要改善駕駛的考照制度,提高汽機車的考照難度與培養正確的道路駕駛觀念,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加健全台灣的道路駕駛環境,願我們都能有平平安安回家的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