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費青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費青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我國奇特的憲法

    2020.07.26 | 22:26

    當你跟外國人介紹自己時,你會說你是台灣人還是中華民國人呢?如果你是前者的話,你一定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我們的憲法常常被叫秋海棠?為什麼我們憲法管轄的領土這麼大呢?為甚麼我們在面對香港反送中時是由獨立於外交部的陸委會來處理這個事情呢,明明香港也不是歸我們台灣管轄?沒錯當你疑惑這些事情時,代表你發現了一個台灣很嚴重的憲政體制問題:我國的憲法嚴重不符合我國現在的國情,亦即我國亟需改變我們的憲法。     其實我國憲法問題鬧出的憲法問題早在這個憲法制定沒多久就出現了,當年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來台灣時,為了“彰顯反共復國的決心”於是當時從中國各省選出的國民代表大會代表,便繼續“為各省人民服務”持續擔任代表到1990年代,也因此被笑是「萬年國會」。後來的「國家統一綱領」、「大陸委員會」等等都是依照這個憲法的架構組成,也因此照憲法說法:中國14億人都是中華民國的國民。但我們都知道的現實就是,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中國的政權,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反攻中國。甚至我國領土中的外蒙古,現在叫做「蒙古共和國」。更不用說當去年台灣在面對香港反送中時是由所謂的「陸委會」來處理,即使香港並不是我國的領土。由以上諸多的案例可以發現我國現有的憲法是多麼的奇特且荒謬。     如此荒謬的憲法困擾著我國,因此我國必須盡早針對憲法的問題進行處理,以使我國的憲法符合我國現在的國情,同時讓台灣早日脫離法理上“一個中國”的束縛,以彰顯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乃不同的國家的事實,使台灣自身的主權地位得到憲法的確認。如果我們繼續不處理憲法的問題,我們又如何解決自身奇特的憲政架構帶來的問題,又如何向世界證明我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呢?
  • 投書 世界有名的機車大國台灣 為甚麼讓機車走在狹窄的機車道

    2020.07.24 | 17:48

        機車是台灣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據交通部統計截自2020年6月統計台灣有2千2百多萬的機車,幾乎平均每人一台機車。身為機車大國的台灣,對機車是否友善呢?答案我想恰恰相反。     你是否有個經驗:當你騎在台北中山北路,台中台灣大道,又或是高雄民族路等等有分隔島的道路時,機車往往只能騎在最外側,內側往往禁行機車。當你正騎行在如此的道路時,往往面對到的是要右轉的汽車,又或是等著載客的小黃。當這些汽車在外側車道緩慢行駛時,機車只能迫不得已跟著緩慢行駛,導致你被迫塞在車陣中,眼睜睜看著內側車道的汽車輕輕鬆鬆呼嘯而過。 又或是你騎在狹小的台北福和橋機車道上,想要超車都得小心翼翼避免撞到別的機車,而只要機車道出事你完全避免不了。又或者甚至是台北重陽大橋,中興橋等等極度髮夾彎的機車道,以及高雄的超級百慕達機車道。這些東西放在其他國家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東西吧。     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特設計,乃是當時台灣政府的設計思維,認為機車靠右靠外側行駛才安全,因此我們衍伸出了許許多多的外側機車道,乃至於最常出現的待轉區。然而放眼世界各國,幾乎沒有任何國家的機車有所謂機車專用道,乃至於機車應該靠外側行駛甚至待轉的設計。最早靠外側跟待轉是日本人設計,為的是讓速度不快的交通工具,例如腳踏車等等可以不用冒險切到速度偏快的快車道左轉,但是跟汽車速度差不多的機車,為何也要跟著且被迫待轉呢?更不用說待轉衍伸出的問題,包括與右轉車輛相撞,必須橫跨到斑馬線上導致與行人的衝突等等。這些都是台灣交通上的極大弊病,也使得台灣的機車交通事故層出不窮,但到2020年卻仍有強制兩段式左轉與禁止內線等等規定,台灣的交通隊機車友善度可以說是沒有改善。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政府可以且應該做的分別是:開放機車可不用兩段式左轉,拆除機車道讓機車可以與汽車合流等等。如此基本的規劃方可以初步解除機車的桎梏,也能減少一定的交通事故,更可以使大家瞭解待轉真正的意義是甚麼。長期來看政府應該要改善駕駛的考照制度,提高汽機車的考照難度與培養正確的道路駕駛觀念,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加健全台灣的道路駕駛環境,願我們都能有平平安安回家的路。
  • 投書 你的雙語不是你的雙語

    2020.06.29 | 01:13

    最近政府提出了要推動國民的雙語教育,期望國民能講一口好華語跟英語。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作法,一來台灣沒有被英語系國家統治過,英語能力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再者台灣本身即有的兩大母語-台語與客語,卻面臨更嚴峻的流失問題。在現有的社會,縱使還有很多人會講台語跟客語,大部分的人卻不會拿出來講,更不用講家庭內的序大(台語的長輩) 不會跟下一代講母語,導致年輕一輩的人台語能力持續下滑,客語更進一步面臨消失的風險,更不用講原住民16族的語言。     綜觀各國,無不是以自己的母語為驕傲,歐洲各國更是如此,全歐洲僅有英國完全通行英語,法國人甚至以不屑講英語為自己的驕傲。隔壁的香港即使面臨中國的壓力,仍然以廣東話為自己的招牌。而這些本土文化強盛的國家,其文化輸出能力也是驚人,國人以自己的文化為傲。再來看已經推行雙語政策已久的新加坡,從上世紀就已經在推動以華語跟英語為主流的政策,推行至今有的新加坡華人連華語都不會說,更不用講新加坡華人最一開始的母語福建話,早已幾乎消失不見,如此的政策放到台灣,難道要讓台灣步入新加坡的後塵嗎?     自清朝以來台灣就有多種語言通行,日治時期甚至出現以台語羅馬字的文章,足見台灣自身的本土語言一點也不輸現在的華語。然而戰後受到中華民國推行“國語政策”的影響,不論是學校抑或是影視都講華語,導致台語客語以及原住民語都受到打壓。即使現在解嚴,影視戲劇歌曲卻仍以華語為主流,台語客語只能做陪襯,整體的環境對本土語言並不完善。學校的語言教育仍然以華語為唯一語言,本土語言幾乎仍沒有發揚光大的機會,導致本土語言大量流失。台灣自身的本土文化如果流失,我們要怎麼走向世界?我們要怎麼認同自己的土地?我們要怎麼以自己的國家為驕傲?     因此就如同標題打的,你的雙語不是你的雙語,真正的雙語政策應以台語客語作為主軸,同時提供一定時樹的原住民語。政府要思考如何完善從幼稚園到高中義務教育時期本土語言的教育,長期來看應該要以本土語言為主流而不是繼續以華語為主軸,影視歌曲等等方面也應鼓勵本土語言創作。從各個方面努力去營造本土語言的環境,而不是只是靠民間團體。找回台灣人失落已久的文化認同與土地驕傲感,本土語言一點也不能少。唯有認同自身,唯有找回土地的記憶,台灣才能真正地走向國際,走向世界。請政府收回要推行的雙語政策,回歸推動本土語言吧!
  • 投書 柯文哲的一黨專政想像

    2020.06.11 | 17:28

    柯文哲10日晚上發文砲轟民進黨現在已經對台灣一黨專政,著實讓人大開眼界。民進黨現在在中央政府的確處於完全執政的狀態,然而民進黨的議會席次並沒有達到修改憲法的門檻,也不若2008年國民黨的81席。再往地方看,民進黨僅在6個直轄市與縣市執政,更不用講地方議會幾乎都是國民黨掌握。柯文哲何來的一黨專政的說法?放眼世界各國,所謂的一黨專政就如同我們隔壁的中國一樣,沒有任何的反對黨,整個社會被單一政黨牢牢控制,從中央到地方都是如此,沒有任何反對聲音。換一個比較寬鬆一點的一黨獨大,我們隔壁的另外一個國家日本,自民黨長期在中央執政,在大部分的地方政府也有執政,且有一定反對力量。台灣不論走向一黨獨大還是一黨專政,都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不知道我們的台北柯市長對一黨專政有甚麼奇特的想像。     現在的台灣,是一個可以自由發聲的國家,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派系都能在台灣有一席之地,不論你是執政抑或是在野,你的發聲都可以在台灣獲得保障。若台灣處在柯口中的一黨專制,柯早就被消失了。的確現在民進黨的民調比往常還要高,但也必須歸功於民進黨的公職人員努力地避免武漢肺炎疫情在台灣擴大。民進黨不是沒有失敗與執政失誤的時候,例如紓困,但民進黨懂得反省與修正,並不是靠一黨專政才能完成這樣的成就。柯文哲市長非單沒有看到這一切,也不去好好了解民進黨為何現在有這麼高的威望,擬定往後的政黨路線,政黨互動與交際,反而開始找各種理由汙名化。其中最好笑的是媒體被收買等等論調,跟甫被撤下台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幾乎一模一樣的論述,也難怪網路上會有一大片的論述認為”柯韓一家親”。勸柯文哲最好不要跟韓前市長一樣推託自己的責任,好好的去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這才是一個有遠見又負責任的政治人物該做的事。
  • 投書 應修改港澳條例而非立難民法

    2020.05.31 | 12:15

          上週中國人大正式完成提案港版國安法加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一時各界為之譁然。香港更有許多港人嘗試移民離開香港,而蔡總統在周日的談話宣布將可能因應香港局勢〝停止港澳條例〞,引起許多人討論,有人擔憂此舉將關閉港人移民台灣的通道,更有人認為應加速立法已被擱置許久的《難民法》以保障港人權利。       然而筆者認為此時此刻,通過《難民法》可能淪為畫蛇添足,一來港澳在《中華民國憲法》中並不是國外,而是國內。難民法主要規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若貿然修難民法則可能出現授權問題,即港澳人民無法適用於難民法,因此若此時修法可能無法幫助到港人,除非修憲改變國土範圍。現有的《港澳人民關係條例》即是因應我國特殊的憲法架構下對港澳與台灣的交流規範,在不逾越憲法情況下,《港澳人民關係條例》是最好的授權。       不過政府仍然要思考如何真正照顧到那些真正在抗爭的香港人民,現有的《港澳人民關係條例》有一個很重要的〝良民證〞規範港澳移民。而受到香港警察濫捕濫訴的香港人民可能受到這個規定影響,無法以良民證來台。另外香港仍然有不少親北京派,若這些人利用《港澳人民關係條例》的授權移民台灣,是否會對台灣的安全造成影響,也是政府須考量的點之一。因此筆者認為政府若停掉部分港澳條例是可以接受的,但應該修法保留前述提及的良民證問題或是增訂施行細則,以保護真正受到迫害的香港人民使其能來台避難。       總的來說,現有的港澳條例的確有足夠的權力與憲法授權來規範港澳人民移民,不需再對《難民法》進行立法。但政府應修改條例或增訂施行細則,包含良民證等以幫助港人協助其來台避難。台灣是一個對香港友善的國家,但我國應認識到香港的現況,把好心留給真正被迫害的港人,而非濫好心幫忙,反而害到台灣。這是協助香港的同時保護我國的最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