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發布的2020年性別圖像,我國性別平等表現居亞洲之冠,優於發展程度較高之德國、冰島等國,為全球第九名,同時臺灣更是在經歷大法官解釋與全國性公投後,於去年五月通過了《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不難看出臺灣這幾年性別平權意識抬頭,使性別平等之實現不再只是紙上談兵,且在無數汗水與淚水的交織下,有了些亮眼的表現與成績。

然而,繼二〇一五年年底,牛奶哥哥(林宗彥)遭好友陷害偷拍,與同性口交之性愛影片外流,陽光形象重創的同時,也被迫出櫃坦承自己性向,引發社會軒然大波後,今年六月,知名Youtuber黃氏兄弟的瑋瑋也遭鏡週刊爆料使用同志交友軟體約炮,使其同志身份曝光,在被動狀態下向社會大眾出櫃。不禁令我反思,在這個所謂性別平權的年代,究竟是否為真平權?而出櫃自主權又是否應受到大家的重視呢?

在開始前,我們得先來談談「出櫃」一詞的由來,它是來自家醜的英文俚語:「櫥櫃裡的骷髏(Skeleton in the closet)」,其中的「the closet」被引申為無法對人坦白、說出口之意,故同志族群(LGBTQIA)鼓起勇氣向人表明自己的自我認同即被稱作出櫃。

每次只要談及此詞彙,浮現於我腦海中的必定是電影《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中之片段:「你不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要出櫃』一下嗎?為什麼身為異性戀就不用出櫃』啊?每個人都應該要用某種形式聲明一下自己的性向,不管你是直男、同性戀或是雙性戀,這都不該是尷尬的事啊。——賽門寫給小藍的信。」。

在我看來,「出櫃」這件事正是在這個異性戀霸權的社會架構下,才變成同志族群都需面對的一大課題,因為異性戀早已被視為自然之性傾向,而以其為中心去檢視其他不同性向之族群。或許霸權並非我們肉眼可見,但它確實以某種形式存在並持續影響著整個社會之事實,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在致力改變此種不對等的社會架構之餘,也該從其他面向給予同志族群保障,而出櫃自主權正是最直接,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權利之一。

在中國紀錄片《櫃族(Chinese Closet)》中,即採訪了十幾位出櫃同志的出櫃經歷,對他們而言,這是段不停蛻變和成長的旅程,但遭受霸凌與諸多歧視的過往經驗卻也是難以抹滅的。這使我重新思考「出櫃」之於每個人的意義,也更加堅決認為出櫃與否的決定權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上,而非他人能夠隨意干涉,因為在多數人眼裡的一句坦承,是需要他們無數的梳理與面對內心自我才能做出的決定,並不像部分人眼中如此地理所當然。

而談到是否出櫃的考量其實有千百種,可能是家庭傳宗接代的壓力與責任,也可能是擔心自己無法被朋友、同事理解等,且多數同志朋友深盼自己能像個大眾眼中的「正常人」,與大家一樣平等過日子,這種害怕遭受差別待遇,甚至被妖魔化的心理,更是公開性向最常見的絆腳石,畢竟就算現今社會氛圍已逐漸開放,對於同志族群的歧視眼光與偏見仍多少充斥在其中。

對我來說,出櫃與否並非重點,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現實層面考量,但正因其是如此複雜難解,且被多數同志視為異常慎重之事,才更不應假借旁人之手。若當事人還來不及經過內心的思索沈澱,就被強行出櫃,不僅會對其身心靈造成極大的創傷,出櫃後的後果更必須在他未經檢驗下獨自承受,但若他們能先經歷一連串面對自我的過程,慢慢學習向自己坦誠,並在一切都準備就緒時,才帶著足夠的心理素質,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自然地公開性向,那結果可想而知必是大相徑庭。

就在上個月月初,日本三重縣知事鈴木英敬即宣布立法,禁止在未獲得當事人同意下,將當事人的性傾向、性別認同透漏給第三者的行為,盼望能保護那些因被迫出櫃而陷入孤立的同志們,廣受全球的關注與迴響。而我相當贊成臺灣效法日本立法保障同志族群之出櫃自主權,根據中央研究院《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自我認同為非異性戀者高達15%,可看出同志族群在臺灣人口中也佔有一定比例,但我們卻無特定法令懲處替他人出櫃之行為,以鏡週刊的爆料事件為例,其也頂多觸犯《個資法》第六條,隨意蒐集、處理或利用特種個資(性生活)之條款,令人感到無奈萬分。

我覺得性別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只是端看人們願不願意去觸碰它,而其現今之所以在年輕世代中成為重要議題,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有著很大的關聯,因其主張要先滿足生理及安全需求,才能顧及再上層的愛與隸屬需求,甚至是自我實現需求,而早期臺灣尚處於農耕時代,經濟還沒完全起飛,光是溫飽就是一大挑戰,根本無暇處理其他層次的議題,且當時人們多數擁有所謂的傳統婚姻價值觀念,社會風氣亦相對保守許多。

而反觀在資訊普及化的現今社會中,不僅諸多對LGBT族群的迷思與誤解被打破外,也有越來越多倡議團體或同志族群願意站出來發聲,致力去除「愛滋病」、「嗑藥」等刻板負面標籤,鼓勵大家要勇於做自己,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侷限,但千萬別忘記勉勵他人勇敢面對自我的同時,也要留給他們一些空間與時間,沒有人該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模樣,而遭受不合理的逼迫或對待,包括非自願地公開性向。唯有去除以自我為中心之觀點,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同理他人,這個世代才能擁有更多元包容的心去面對性少數族群。

瑋瑋也在影片中說道:「不管是什麼族群或身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選擇愛的自由,尤其是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這片多元、包容的土地上,如同我們一直以來所支持的,所有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雖然現在臺灣已於性別平權這條路上有很大的邁進,但社會對於出櫃自主權的概念仍稍顯薄弱,且依舊還充斥著一些歧視與不理解,這場溫柔的革命尚未結束,我們都還要再更努力,也必須再更努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