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季節又即將襲來,各陣營在你來我往的選戰攻防之間,總是或多或少的會去觸及到所謂『家族政治』的議題,總是不免俗的將家族政治視之為洪水猛獸,並將顛覆其政治存續的香火,譽為是種師出有名的革命舉措。然而,究竟『家族政治』的定義為何,卻鮮少有人去仔細的探討。就我的觀點,家族政治或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別:一、代代相傳,宛若世襲;二、親戚友人圈皆為政治人物;三、個人久任不退。儘管以此類別區分,或許檯面上多數政治人物皆可被歸入家族政治的範疇,然而,這是屬於字面上的定義,倘若加入了時代的縱深,則會發現,隨著民主鞏固進程的腳步,在從戒嚴威權走向民主開放的路途上,事實上家族政治所被賦予的罪惡性,或也正在消減中。

回想,在力求打破威權的年代,我們是如何去批判那些『萬年民代』為『老賊』的呢?不外乎是久任不退,同時沒有接受人民選票的再次肯認,根本不具有作為民代的代議功能。如今,來到了民主時代,事實上久任的問題依舊,不少立委都是以『幾連霸』之姿,動輒長達數十年的佔據地方為民喉舌的位置;然而,卻鮮少有類似過去『老賊』般的批判,原因何在?究其原因,差別乃在於是否定期接受民眾選票的檢驗。

顯然,此間所不同的是:威權年代的萬年民代,維繫賦予職務權力的,是憲法所賦予的法統,然該部憲法歷經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早已不合時宜,自然在代表性上漸失站得住腳的正當性,最終無法再為人民所接受。相對的,民主時代下所謂『資深民代』的權力來源,並非立基在抽象的憲法道統概念,而是歷經一次次高強度的選票檢驗,才有如此累積下來的豐碩成果。在人民作主的當下,縱然所謂的『政二代』站在較為優勢的起跑點,擁有父執輩傳承下來的廣泛社會人脈,但倘若家族本身在地方未能福澤萬民,甚或是魚肉鄉民,則恐怕希冀傳承的政治香火,也終將為人民用選票予以澆熄,這正是民主可貴之處。

每個政治人物都存有私心,都希冀自我的勢力能夠逐漸茁壯,既有的政治世家推舉二代參選,不外乎就是為了維繫當前的社會影響力;又或標榜無背景、自詡清苦參政的新科民代,在其就任之後,不也是同樣希冀找來親信或家人出馬角逐各級政治職務,並結合在地具有雄厚財力的企業家,藉以構築屬於個人地方上的政經實力,藉以向下紮根來鞏固基層實力,這不也是同根深蒂固的家族政治,是相仿的概念麼?顯然,家庭政治乃每個政治人物普遍的想望,差別或只在於陳年或新進的延續年份差異而已,以此相互攻訐,豈非五十步笑百步?
換言之,本於人類為私的劣根性特質,也就不必『龜笑鱉無尾』了,相較起將家族政治貼上負面標籤的泥巴戰,或許人們更該去檢視的,是究竟各該家族為人民做了甚麼?假若真有澤披百姓之實,又何須吝於賜票呢?又或真是以強取豪奪地方資源來成就自我,則在當今資訊開明的現下,大家難道會看不出來麼?還需對手再三提點麼?所以,端出政策牛肉來一較高下吧!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種無謂的身世特徵攻訐,終究將是徒勞無功的。

另外,從人民的觀點而論,假若反對家族政治的理由,是擔心地方政治話語權長期遭到壟斷,則真正該做的,並非去檢視哪個候選人具有政治世家的背景,而是需要秉持著除舊布新的態度,儘可能選擇檯面上的優質人選,藉以汰換現任者,來防止掌握資源的當權者藉勢茁壯個人的實力,如此將孕育另個大家所嫌惡的家族政治,不是麼?

自覺得,要徹底根絕家族政治的滋長,則把久任不退者拉下來、甚或不要讓現任者有機會尋求連任便是。只可惜,選民所普遍缺乏的,是投票給新人的一股勇氣,總認為既有耳熟能詳的政治人物,「牌子老,信用好」,相對較為可靠。然而,從結果論來看,從公督盟的國會評鑑報告顯示,新科立委即獲選優秀委員的不在少數,證明了民代的職務,從來都沒有非誰不可的問題,端賴您是否願意用手中這張票,給予新人肯定與賦權罷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