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電的報告,台灣住宅電價是全球第三低,連工業電價都是全球第六低。

德國則是歐洲電價最高的國家之一。2018年德國住宅用戶一度電的費率約10.6台幣,差不多是台灣的四倍。細看他們的電價結構,除了電力供應商的成本費用外,還包含了許多不同項目的附加徵稅﹐其中21.2%(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的再生能源附加費就是德國政府綠電躉購的資金來源。簡單來說,德國政府再生能源科目的支出是躉購費用,而用以平衡的收入則是市場價格販售綠電的所得,加上這個再生能源附加費。

每次經濟部站出來為離岸風電的5.5元高貴躉購費率辯護時,老喜歡舉德國也是五塊多的錯誤例子。錯誤之一是人家最後一次超過5塊已經是至少四、五年的往事,台灣卻是在全球離岸風電成本大幅滑落後的2019年才訂的。錯誤之二是人家的躉購費用有反應於電力帳單上,德國民眾很清楚使用再生能源的代價,讓發展所需的財源有憑有據。

再看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政府部門似乎沒有認真歸畫政策的財源。一個與(多年前)德國並駕齊驅的費率,搭配上只有人家1/4的電價,官員依然信誓旦旦2019年電價不漲,甚至2025年前只會小漲,這種政策真的是比德意志民族還厲害。只是收這麼低的電費,接近兩兆的離岸風電躉購費用(還沒計入其他再生能源的補貼),不曉得官員們有沒有一套靠譜的財務支付計畫:是要用微弱的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即將用盡的電價平穩基金? 納稅錢? 還是叫已經連年虧損的台電繼續吞下去?

我們應該也必需支持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因為那是少數幾種零碳排放的發電方式,符合全球急迫減緩氣候暖化的方向與努力。而發展的前期需要龐大的投資,這些支出勢必要轉嫁到每一個電力用戶的身上。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做的是講清楚說明白,讓民眾了解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而不是為了討好選民而去勉強低廉電價的假象。更重要的是,辛苦工作賺錢的民眾應該有權力監督躉購費率的制定及使用,看緊付電費的荷包,以免肥了外人瘦了自己。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www.cleanenergywire.org/factsheets/what-german-households-pay-power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13&cid=351&cchk=1b3221ee-37c3-4811-9d4d-a1bb215f33c8

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content/wHandMenuFile.ashx?file_id=5407

https://newtalk.tw/citizen/view/55759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