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說讓整個屏東完成了一場世紀展演,從一個長期被漠視的農業大縣,到短短13天,甚至更久的時間內,成為媒體新寵兒,屏東縣長潘孟安人氣飆升,甚至網路出現「超英趕柯打敗韓」等稱讚,當然要給屏東縣政府的團隊鼓勵及感謝,但筆者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2018年底地方大選中,台灣人以一直以來自傲的民主素養,給了同屬執政黨的任何一位民意代表及地方首長一個「教訓」,幾乎每位的得票率都比2014年時還低,但試想一下,這樣情緒性的投票,符合理性的民主嗎?

    上述而言,這次台灣燈會的最大推手,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是受害者之一,雖然連任成功,但是得票數卻比預期的低,難道潘縣長這4年的施政對屏東縣民而言,毫無感嗎?答案是否定的,筆者許多屏東的朋友,都表示整個屏東像是活起來似的,不斷展現出創新的衝擊,舉凡屏東市勝利星村、四重溪溫泉季、落山風藝術季…等,這些都是過往大家忽視的城市價值再造!那為何還會有如此的選舉結果呢?

  其實台灣人民最矛盾的就是:我知道哪裡不好,哪裡需要改,我支持你,可是我更不想犧牲小我,只要造成我的一點損失,我就不投你!這是何等可悲的心態。難道台灣人民對民主的定義,是以自己情緒掛帥嗎?

  在農曆年後到上週,台灣各地舉辦大大小小的燈會,在大鵬灣的台灣燈會,把各個平台的媒體曝光都佔滿,你可以說因為屏東舉辦的是國家等級的,與地方舉敗的等級不同,但拿過去的資料比一比,要再抹滅掉今年燈會的成功及縣府團的努力,那倒不如未來的燈會就停辦吧!反正再好也會被酸。

  屏東縣長潘孟安的經歷,從鄉民代表到地方首長,一路以來的政績,其實大家可以審視,如果潘縣長不是在屏東這個綠大於藍的地區選,以去年的選舉風氣,將可能成為落選的受害者之一。選對人不選黨,是民主選舉的對高境界,但就台灣現在的選舉風氣而言,可能連民主投票的意義都經降到最低,因為各位投的不是票,是情緒。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