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宣佑媽媽。」

 一段時間,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街坊鄰居,兒子學校的師生,就稱呼我「宣佑媽媽」。

 兒子班上,我志願當晨間志工媽媽,當家長代表;年級上,我當家長會年級常務代表;到志工團當說故事媽媽…..,在學校神出鬼沒。課後送補習,更甚者,花老師美語補習班,家長必須一起陪讀,上課時,最後兩排都是家長,我就這樣押著他,照我的規畫走。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依附兒子而存在。

 

這段時間,我所有的生活重心就在兒子身上,我樂於當「宣佑媽媽」。

我就被叫作「宣佑媽媽」。

 

兒子想跑。

我窮追。

廢話,哪能讓他逃離老媽的手掌心!

 

結果是:「累!」

 

兒子在學校沉默,我氣小屁孩不懂媽媽的苦心。

和兒子話講不通,藉繪本來傳話。

 

相信我,一本書可以讓你開悟。

讓我開悟的這本書,是:沒有名字小狗的故事。

 

一隻白色小狗,在街上遇見小貓毛毛,毛毛問小狗他的名字。

小狗說,我就叫作小狗。

小貓說,不對不對,像我,我是小貓,但是小貓不是我的名字。我另外有名字,我叫作毛毛。你叫作甚麼名字?

 

 

 

嗯,小貓對小狗說的話,讓我開悟:

「我兒子,不只是我兒子。他有他自己的名字!」

 

兒子拿回屬於他的名字,作他自己。

那我呢?

我不再叫宣佑媽媽,我自己的名字是:黃淑玲!

你好,我是黃淑玲。請多多指教。

 

閱讀,讓我學會作我自己。

更重要的是:放我兒子一條生路。

 

後記:

楊斯棓醫師正義思辨巡迴演講令我敬佩,楊醫師將於3月13日在台北市信義國中舉辦演講,開放他的舞台給助教群,提供3分鐘短講的機會。

 

這是我準備的演講稿。

 

算是一個媽媽的懺悔文,媽媽沒有自己,但是,兒子也沒作自己。

放手,兒子有自己要走的路,想當的自己。

 

真正的放手,宣佑已經高三,被媽媽牽著鼻子領入第三類組,卻遇上教數學的班導師,啟發並肯定宣佑對數學的喜好,勇敢作出選擇,現在已是東華大學經濟系一年級新生。

 

宣佑說:「數學,通了就通了。靠理解。」

嗯。我知道,你說自己數學天賦好。更大原因是,理化被當,靠補修才過關。

 

烏龜不必學飛。摔下來,很慘。

 

烏龜的媽媽,請放慢腳步。陪他散步。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