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少子化並強化兒童照護,新上任的衛福部國健署署長沈靜芬宣布,正積極規劃將現行7次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擴增至9次。副署長魏璽倫補充,此案已在研議並爭取預算,若一切順利,最快明年就有機會實施,為嬰幼兒提供更綿密的健康防護網。

這項規劃主要是為了縮短關鍵成長期的篩檢間隔,讓潛在問題能及早發現。魏璽倫進一步說明,目前研議的方向是在嬰兒「4到10個月」大時至少增加一次,並在「3歲到7歲」的學齡前階段再增加一次,以更有效地追蹤與轉介有需要的孩童。

精選報導:國道連環車禍 失控翻滾3圈畫面曝光!母子3人因這「舉動」僅受輕傷

提出這項新政策的沈靜芬,本身是來自成大醫院的小兒感染科權威,於今年8月起接任署長。她於上任10天後首度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從第一線醫師轉戰公部門,其初衷仍是從醫師的視角出發,希望透過更完善的衛教與預防醫學來促進全民健康。在被徵詢接任前,她已是總統府健康台灣委員會的委員,目前也已請辭該職位,全心投入國健署業務。

沈靜芬期許未來能以開放多元的態度與團隊協作,在人文關懷精神下,從病人為中心、全社區需求的角度來推動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她也提到,除了兒童保健,國健署將持續推動婦幼健康支持政策,包含現有的生育補助與提供媽媽心理支持的2次產後健檢,並落實三高防治與降低癌症死亡率等「健康台灣」的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