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於美國時間18日上午9:30(台灣時間晚上9:30)出席「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國際研討會開幕致詞時,以「「民主自由是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石」為題進行英文演講並提出4點意見,他認為,面對新的局勢變化,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努力方向包括:一、雙方先有改善兩岸關係的決心。二、各自尋求內部的共識與意見。三、停止對臺傷害的言論與作為。四、進行務實溝通對話。「我們願意在不設政治前提與不拘形式、不限地點下,促成兩岸的對話與溝通,並進行可能的風險管理」。

該研討會是由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接受陸委會委託,與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合作,於華府共同舉辦,陳明通出席開幕式並致詞、演講。在7/16至7/23的訪美期間,陳明通也規劃拜會美方官員及相關智庫,就兩岸關係交換意見,爭取各界對台灣政府兩岸政策的支持。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則對陳明通的訪美之行表示抗議,強調中國堅決反對美國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互動,呼籲美國恪守一中原則與中美聯合三公報,慎重處理台灣問題,用實際行動維護中美關係大局。

以下是陳明通演講全文(中文版):

傳統基金會執行副總裁Holmes、臺灣民主基金會陳副執行長、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

很榮幸應邀出席由傳統基金會與臺灣民主基金會合辦的研討會。傳統基金會長期以捍衛自由為基本理念,是民主政治發展及倡議臺美分享共同價值的堅定支持者,在此表達敬意。在當前亞太區域情勢快速變遷、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時刻,這場國際學術會議深具意義。以下我將提出簡要觀察及說明中華民國政府的兩岸政策主張。

、70年來的兩岸關係的格局,始終牽動著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開啟了兩岸分治狀態並持續至今。就歷史縱深及國際格局變遷架構觀察近70年的兩岸關係,可謂呈現一段從衝突走向和緩、又擺盪到躁動不安的歷程。兩岸關係是舉世無雙的個案,多年來,海峽兩岸嘗試用武力、用和平,或交雜各種方式來處理彼此的終局關係,但至今仍無法找到令雙方滿意的解方,因為此涉及到對國家主權及民主生活的堅持。中華民國不可能以讓渡主權換取虛幻的和平,民主臺灣下的兩千三百萬人民,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對岸非民主體制來決定。

過去一段時間,亞洲情勢瞬息萬變,兩岸關係也出現有別以往的重大挑戰。中華民國政府始終致力維護臺海現狀,成為當前複雜變局中負責任的穩定者。蔡總統上任兩年多來,堅持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兩岸關係,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並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我們的立場一貫而堅定。

二、臺灣戰略重要性,植基於民主制度與價值,這是我們生存的根本

臺灣位於太平洋第一島鏈的特殊位置,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尤其隨著冷戰時期的結束,中國大陸崛起所形成的區域權力競逐態勢中,臺灣正為此提供了緩衝的屏障,維護了亞太穩定發展的安全環境。臺灣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模範,也是實現民主化的成功典範。回顧過去一步一腳印的民主轉型過程,民主信念已根植這島嶼人民的思考與生活之中。近年來臺灣無論在民主指數、自由度,或公民權利的全球評比中,都持續成長、名列前茅,成為亞洲與世界的民主燈塔。臺灣人民透過民主體制對公共政策的辯論與監督,保障了民眾的利益與需求、制衡了決策者的獨斷,也拉近了與政府的距離;民主價值為臺灣社會注入多元與活潑,以及無限可能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蔡總統上個月接受專訪提到,作為亞洲新興民主國家,「堅韌之島」臺灣歷經數百年來不同人的統治,從威權走向民主沒有流血革命,不同族群和諧相處,匯聚成今天臺灣的核心價值,絕不容侵害。各位看到民主的成就與自信就在我們下一代身上充分體現,造就出一個個「臺灣之光」,民主對他們而言不再是我們這一代的「渴望」,而是「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這是超越族群黨派,所有人共同堅信的臺灣價值。民主自由的動能與生命力讓我們與全球連結,也使臺灣社會即使對北京政權有不同的聲音,但亦能綜整出願意與中國大陸保持良善和平關係的多數意見。

三、中國大陸集權管控加大,意圖改變全球秩序與國際格局

中國大陸近年來綜合國力快速增長,堅持一條有別於所謂「西方議會民主」的發展道路及制度選擇,但卻走向更集權專制。「十九大」以來,中共設定了內外部發展的進程與目標,但在治理模式上,不僅缺乏對民主人權的尊重,更透過現代的電子科技,建構對公民全面監控的社會控制體系。「中國模式」雖帶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但缺乏反映民意與問責制的制度設計,無法有效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社會矛盾,只能以綿密的控制體系,以犧牲人民的自由換取社會的穩定,從而顯現出「中國模式」的缺陷與侷限。

在此同時,由於近代中國所遭受西方列強的壓迫,已沈澱成整個民族沈痛的集體記憶,隨著綜合國力的逐漸增強,中國大陸內部正蓄積一股對西方所主導的國際權力結構不滿的鉅大能量,國際社會因此開始擔憂其發展意圖及戰略動向。美國去年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等系列報告即指出中國大陸為「修正主義國家」,企圖改變二次大戰以來的國際秩序,批評其以經濟軍事能力誘導或懲罰,使其他國家配合她的政治目標。中共運用「銳實力」(sharp power)輸出意識型態,影響各國政府內部決策,讓許多國家提高了警覺,同時注意到中國大陸擴張制度控制、改變全球秩序的企圖。

制度之爭不是金錢炫富、耀武揚威或高壓管控,而在於賦予人類自由、權利、正義的選擇與尊重。如果制度創造了霸權,那麼他們已經忘記「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小康社會」發展初衷。「恃強而自負,無法服人」!中共領導人曾說,「大應該有大的樣子」,這個「大人的樣子」應該是尊重民主人權,且理解「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的交鄰之道。

四、臺海現狀的維持,有利東亞區域和平與繁榮

長久以來北京政權無法面對中華民國的存在,導致兩岸的政治僵局一直無法解決。最近更在其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下,諸多對臺軍事外交脅迫或「融臺政策」,都是以軟硬兩手策略,加速破壞臺海現狀,意圖造成不可逆轉的結局。北京當局面對臺灣不設政治前提談判以恢復兩岸正常交流的呼籲,不僅嚴加拒絕,更採取不理性的作為打壓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導致兩岸敵意螺旋不斷上升,陷入難以走出的困境。我們深刻體認到,中國大陸逐漸在國際社會銷溶中華民國主權,意圖讓臺灣人民在拉攏與壓迫中變成扈從者,放棄做自己主人的權利,從而付出失去國家、失去民主自由的代價。中華民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與臺灣尊嚴的立場堅定不移、也不會靜默不語。

感謝國際社會對臺灣發展兩岸關係理念的支持,特別是美國。臺美友好關係奠基於雙方擁有共同的民主價值與信念,以及對區域戰略安全的共同利益。近期美國行政部門及國會重申「臺灣關係法」承諾,支持臺灣民主蓬勃發展,反對陸方片面改變現狀,持續推動友臺法案,並強調兩岸關係是印太戰略重要一環。蔡總統曾表示,身為印太的自由民主國家,臺灣會跟周邊國家一起努力保衛自由、開放的共同成果,並且守護以法規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區域穩定繁榮貢獻更多力量。

蔡總統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符合區域各方的重大利益,是一條正確可行的道路,東亞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是世界秩序的重要關鍵。我們期盼美方及國際社會持續支持我方兩岸政策主張,並向陸方傳達維持臺海現狀及和平穩定之重要性,敦促陸方展現理性、善意,避免臺海現狀遭受片面破壞,進而影響到亞太區域的安全與穩定。

、結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路徑思考

面對新的局勢變化,中華民國政府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努力方向,提出幾點意見:

  • 雙方先有改善兩岸關係的決心。在確保國家主權與尊嚴的情況下,我們願意以更開放的態度、更彈性的政策,思考未來雙方的互動。
  • 各自尋求內部的共識與意見。雙方內部對兩岸關係發展均有不同意見,兩岸應相互尊重、各自聽取內部理性意見,梳理出一條有序的互動法則。
  • 停止對臺傷害的言論與作為。中國大陸對臺挑釁施壓的言論及作為,已傷害臺灣人民感情,陸方應該停止並節制內部耗損正面發展的負面因子。
  • 進行務實溝通對話。我們願意在不設政治前提與不拘形式、不限地點之下,促成兩岸的對話與溝通,並進行可能的風險管理。

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臺灣的核心利益就是維護民主自由體制的永續發展。我們不會因為他人的貶抑而妄自菲薄,我們會更堅定努力地走向國際。展望未來,對話是化解分歧的最佳選項,衝突與和平的取捨其實就在領導人的一念之間,中國大陸應保持良善的心態,真誠地面對中華民國的存在,勇於化解兩岸的政治分歧,不要再錯判情勢、錯失機遇與錯誤決策。也期待在場的臺美兩岸研究專家學者,運用智慧及過去化干戈為玉帛的寶貴經驗,提出新的啟發與激盪。

最後,預祝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