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唐朝詩人李紳有名的”憫農詩”。內文真確描寫了農業工作的辛勞,而成為傳唱千年的農民心聲;”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更點出了農業圖存生活溫飽的不易與高風險。在台灣這個小島上,更沒有荒廢不種的土地,但是農民勞苦的所得,因為價格的起起伏伏,仍然要面臨餓死的可能。

果賤傷農

五月的乾旱爆熱不僅造成台灣水電問題頻頻吃緊,也興許是造成水果豐收的主要因素。正因為這樣的天候大亂,比以往更多量、更多樣的水果充斥在大街小巷的賣店中,造成水果市場的供過於求,政府又不能適時有力的導引水果走向食品加工,以及大大協助業者開拓國外市場,終於引起了國內水果價格的大崩跌,如今即使降價求售,甚至有些業者開放讓民眾前往採果,仍有很多果實被迫丟棄腐爛,別說這是農民的損傷,台灣人這樣的暴殄天物也是不道德的。

能夠想像嗎?

一斤香蕉只要10元(公車要15元)

一顆小玉西瓜只要25元

一粒鳳梨只要25元

七個木瓜只要100元嗎?

台北人也許會欣喜這樣物美價廉的水果;但是我們能想像產地價格會是多麼的低廉嗎?如果我們是農民,對於自己努力了一年的成果被如此賤價的出售或是當作垃圾丟棄,心中又會是怎麼樣的感受呢?

政府推卸責任

很可惜執政黨面對這些農民,更是蔡英文當選總統的有力支持者,好像無所謂甚至關心度不足,始終無法提出有效的政策與作為;甚至有些官員說話的意思就是怪罪農民貪利搶種才造成這樣的後果,這樣冷血的態度,推卸責任的語言,都是導致選民對於執政黨不滿的原因。我們看到各單位五月的對中央政府滿意度的調查,都呈現明顯的滑落現象,政府不能好好處理農民的問題,也許在中南部的不滿意度會再升高。

許多台灣的水果本來就以肥厚、甜香、多汁聞名於世,過去幾年也曾大量的銷往日本、中國與港澳等,如今更是台灣的優勢與驕傲。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優質的水果可供食用,但是台灣的水果屬於容易腐敗,短期食用較佳者,因此,如果一時產量過大,又無法及時消耗完畢,就會造成價格暴跌甚至被當垃圾處理的狀況。

努力開拓出口市場

但是台灣是個小而成熟的市場,即使像多數水果屬於健康類的食物,內需需求仍有一定的限量,因此政府應該

  • 提出有秩序的產銷計畫並能確實執行
  • 建立智慧型農業生產模式
  • 建立機動性高的平準物價機制,以免果價跌傷農,果價漲害民,
  • 多多發展水果加工的產業發展;
  • 要開拓出口市場

尤其是打開出口市場,農民才能進行規模經濟的生產模式,這樣才能真的賺到錢。否則以台灣這樣小市場發展的小農經濟模式,即使青農作到老農,仍然是成本高利潤低的營業模式。

打開國際市場不用說,中日韓三國與港澳是台灣新鮮水果最有機會的地區,可惜這一年多來,別說中國市場因為政治因素阻撓,我們在日韓兩國市場的表現也非常不亮眼,政府是真的有心在推廣嗎?還是多多虛應故事。

政府可以做的就是拍攝台灣水果的宣傳影片,例如以水果作為台灣觀光主題,或是以水果為主題的”印象台灣”電視宣傳片。這樣的題材也須是吸引觀光客的新賣點。

蔡英文要注意

中南部農村地區是民進黨的主要票倉,但是水果帶來的果農災害卻也造成了中南部民眾對於執政黨的不滿,所以水果危機不趕快有效處理,對於民進黨年底縣市長選情一定造成傷害。

就算跳脫黨派利益,難道中南部水果問題搞成這樣是民眾咎由自取的嗎?如果他比你聰明,還輪得到你當總統或大官嗎?位民眾生計著想本來就是政府的責任。只想推卸責任者或只會冷嘲熱諷者別忘了”官逼民反”這句話,也別忘了三年前,車輪檔事怎麼雪崩下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