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減少台灣邦交盟國、地圖須納入台灣,到要求國外航空公司及企業網站將台灣歸為中國的一部分……《紐約時報》28日刊登由Steven Lee Myers 和Chris Horton兩位撰寫的專文,分析近來中國正努力抹去台灣身份的種種做法後問說,「中國能否利用它巨大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抹去台灣的國際身份?」

中國咄咄逼人  在台灣引起強烈反對

文中認為,中國似乎正在努力這麼做,「但它對台灣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姿態在台灣引起了強烈反對,破壞了北京的最終目標:將該島的2300萬居民置於它的管轄之下」。

文章以<盟國、地圖、企業網站:中國正努力抹去台灣身份>(“China Tries to Erase Taiwan, One Ally(and Website)at a Time”)為題指出,儘管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努力孤立台灣,但在台灣的人們表示,中國近期的努力是幾十年來力度最大的。伴隨著這些經濟和外交舉措,中國還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演習。

文中提到,儘管該島(台灣)是一個自治的民主政體,北京的共產黨政府從未控制過它。但許多航空公司和其他行業的企業也紛紛屈從於中國對台灣地位的易怒態度,包括上週Gap為一件未將台灣列入中國地圖的T恤圖案致歉。

習近平警告分裂  中國政府不同部門爭相支持  向台灣施壓

兩位作者認為,向台灣施加的壓力可能不是一個單一的協作運動,而是中國政府不同部門爭相支持習近平主席日益民族主義的講話的結果。習近平在3月份的一次強硬的講話中警告,不要試圖分裂「偉大的祖國」,中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即使是最輕微的失誤也會激起中國的報復」。

文章回顧了達美航空公司 (Delta)、無印良品致歉和遭罰款兩個例證,引述前總統李登輝的說法,「中國對台灣的目標從未改變」,「吞併台灣的主權,消滅台灣的民主,實現最終的統一」,提到他呼籲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明確宣布該島為台灣而非其正式名稱中華民國,從而為確立獨立的主權鋪平道路。

文中也說,正如外交部長吳釗燮所說的,蔡英文政府努力「日復一日地」反擊中國的打壓。不過,他和台灣的其他人士承認,「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導致很多企業和國家害怕失去進入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的機會」。

滅火器樂團挺獨遭封殺  中國策略成功  但付出很大代價

作者還舉支持台灣獨立的「滅火器樂團」(Fire EX) 為例說,它的音樂已經從中國的音樂串流媒體服務中消失了,2015年一場音樂頒獎典禮(金曲獎)的現場直播在中國被禁,因為該樂團獲得了當年的年度最佳歌曲獎,獲獎歌曲《島嶼天光》已成為反對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抗議運動主題曲。

該樂團的主唱Sam並不諱言,實際上,「中國的策略成功了」。然而,這篇文章也指出,「中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中台分歧加深  統一吸引力減弱  中國的攻擊性態度也是原因

作者分析,「中國和台灣之間的文化和政治分歧正在加深」。儘管台灣許多人是在內戰結束、共產黨接管中國後,與中華民國政府一起逃離的中國人後代,「但統一的潛在吸引力在台灣已經減弱,中國的攻擊性態度至少是其中一個原因」。

文中並引述吳明益的臉書文章說,抹去台灣的名字會貶低他的寫作,「我的作品啟蒙於世界各地的文化,卻完全仰賴『台灣』這塊土地發芽、生長、演化」,「遺棄了這個土地、這個名字,我的作品將無所依」。他的小說《單車失竊記》入圍了今年的布克國際獎,當該獎項的網站把他的國籍從「台灣」被改為「中國台灣」時,吳明益公開表示反對。

文中並指出,作為世界第22大經濟體,台灣有自己的資本,許多台灣人認為,政府可以利用它來減少對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的依賴。儘管存在政治摩擦,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經濟聯繫依然深厚。

延伸閱讀:

良影一二》一場軍禮歡迎儀式 見證台灣外交困境!

來台就是要援助 海地總統:「近期」就希望看到大型合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