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70天,兩通關鍵電話讓美中台三角關係像是坐雲霄飛車一般刺激,也使兩岸關係像是洗了一場三溫暖般的熱汗淋漓,始作俑者就是美國新任總統川普

去年12月2日,川普先是史無前例地接了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恭賀電話,並且主動在個人「推特」上公開。雖然當時川普的身分還是總統當選人而已,但這已是台美斷交30多年來第一次最高層領袖的對話。面對美國國內主流派的批判聲浪,川普不改其直接的個性,再用「推特」發文暗示如果可以用來和中國進行談判,美國沒有必要受到「一個中國政策」的約束。此話一出,儼然挑戰美國過去8任總統所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也引發台灣會否成為美中談判交易籌碼的憂慮。

今年2月9日,換成川普以正式總統身分接收來自習近平的電話。兩人交換諸多議題看法,但白宮事後只發出一條簡單的聲明,重點在於「應習主席的請求,川普同意信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一切爭端看似回到原點,那3位主角在這齣劇碼裡,究竟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又或者真的成了籌碼?

先來解讀各造的反應。北京由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歡迎川普回到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道路,「一個中國原則」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避談對「川習通話」的直接表態,重申台美雙方對此保持密切聯繫與溝通,並且維持很好的「零意外」作法的既有立場。但黃重諺也對近來包括國務卿在內,美國政府多次重申對台灣的支持與對《台灣關係法》的承諾表示感謝。

北京的首要目標是要川普回到美國既有政策軌道,而且絕對不容許涉及台灣的美國「一中政策」有任何可以用來談判的空間。因此就算川普繞了一大圈其實什麼都沒改變,這位充滿生意頭腦、擅長商業談判的另類美國總統,居然賺到北京「請求」他重申一項北京向來都不接受的政策立場。眾所皆知,中國主張的「一中原則」與美國採行的「一中政策」內涵截然不同,對台灣的現狀,前者主張是其一部分,後者僅用「認知」的模糊字眼來處理,不代表「承認」或「接受」。這也是自1972年尼克森與中國簽訂「上海公報」以來美國的官方基調,早已深化成華府主流思維。這也難怪川普只是「有意」拿「一中政策」來談判而已,就招致美國內部鋪天蓋地的批判。

這些美國主流派的媒體與傳媒眼見川普回歸正軌,自然要配合中國媒體消遣一番。諸如川普是「紙老虎」、習近平搞定川普等評論一時四起,多是涉及中國的面子問題以及美國建制派對川普的不滿發洩。但事實上,川普真輸了嗎?

從白宮與北京各自的聲明不難看出,這段針對「一中政策」立場的拉鋸,的確是事前雙方溝通的結果,而且是北京有求於川普。北京要到川普的承諾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如此一來習近平才能對內交待,繼續在國際上「消毒」川普操作「一中政策」的效應。但這只是雙方第一回合的交手,試探性質居多,但川普只用幾則「推特」文字,就觸動北京最敏感的政治神經,甚至還「請求」他回到原本政策立場。從談判下注的籌碼而言,川普根本還沒打出「台灣牌」,北京就如同驚弓之鳥,原形畢露,還得向川普感謝再三。誰的手段較高?不難評斷。

美中元首的初交手給台灣帶來的是既甜又苦、但帶點苦盡甘來的複雜情緒。「川蔡通話」當然是歷史性的突破,拜川普之賜,「台灣總統」這個名詞也獲得免費的廣大國際宣傳。但台北也付出無辜的代價,因為北京為了消除川普引發的「一中政策」混淆,必須立即在國際上強化「一中原則」的鞏固,因此自去年12月起,台灣接連面臨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奈及利亞政府驅逐台灣代表處至首都以外、柬埔寨總理韓森禁止中華民國國旗等事件衝擊。北京不敢直接和川普對幹,台灣卻成為被懲罰的對象。

但有失必有得。如果仔細探究川普政府內部對台灣政策的微變,其實台灣的戰略地位更獲得川普政府的重視。例如,美國新任國務卿狄勒森在接受參議員審查其提名資格時,明確提及美國對台政策立場。參議員卡森問的是美中關係的基礎是三項公報,美台關係則是《台灣關係法》,那川普政府的態度如何?狄勒森的回應除了重申三項公報和 《台灣關係法》之外,還加上對台「六項保證」。

面對「一中政策」的爭議,狄勒森再次強調,美國應該要繼續推持「一中政策」,支持兩岸達成和平且共同同意的結果。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同時「認知」中國對於台灣為其一部分的立場。

過去美國政府從未將「六項保證」列為對台政策的基石之一,但共和黨去年已將其列入選舉政綱,歐巴馬時期美國國會也通過決議文支持此一立場,如今川普政府也清楚表態。而「六項保證」的核心要素是什麼?除了對台軍售沒有最終期限、不會事前與中國諮商等重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這無疑是美國對台灣主權更進一步的再保證。由此觀之,台灣哪裡有輸?

美中台關係歷經歷史演變,期間曾出現許多實質內涵的變化。即使美國仍然維持「一中政策」,如何在此基礎上確保台灣的利益,形塑台灣是美國不可交易的戰略籌碼,才是台灣當務之急。而冷靜、耐心以及有效率的外交出擊,才是避免成為美中交手過程中遭到傷害的最佳戰略。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作者:端木雲(旅居海外多年,曾從事國際新聞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