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12年國教基北區到底要不要採10量尺比序,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個月才與教育部長吳思華槓上,柯表示,政策應該要順從民意。對此,曾參與12年國教公聽會的台大社會系副教授林國明則質疑,某些主張使用量尺的家長團體除了在會中大聲叫囂、讓其他意見團體不敢發言外,還擁有高度組織動員力、對議題的發言權,而柯聽到的民意其實就是這群「分數至上主義的」家長的偏差民意。林批評,柯如此的作法其實跟「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有所違背。

柯文哲上個月才與吳思華為了12年國教爭議大吵一架,柯文哲表示,政策應順從民意,「人民喜歡的做給他,人民不喜歡的就拿掉」,柯強調,基北區12年國教入學比序應先比較細的10量尺,與其他學區先比3等第4標示不同,還嗆「到時候看是家長包圍台北市政府還是教育部」;吳思華則表示,會考的全國一致性是沒辦法打破的,量尺分數本來是提供「特定狀況」使用,台北市直接用在分發,會有很大問題。

對此,林國明上月29日在臉書發出「『開放政府、全民參與』與十二年國教入學方案」一文,批評柯文哲講的「民意」其實只是特定的「分數至上主義」家長團體。

林國明質疑,柯P選擇延續只比量尺的高中職入學方案,態度還是「看民意站在哪一邊?」、「既然台北市的家長與議員一面倒要採用原案,為何教育部不順從民意?」,但其實柯聽到的是有動員偏差的民意。

林國明說,他參加了12/26十二年國教的公聽會,他看到的情形是,別說說服了,連溝通都無法進行。「某些戰力滿點、主張使用量尺的家長團體成員,一聽到不同的意見,就粗暴打斷別人的發言,大聲叫囂」,讓在場其他有不同意見的家長不敢講下去。結果隔天台北市教育局發布新聞稿說,26日溝通的結果是,「基北區家長希望維持原案,不要再變。」

林國明說,這就是柯P聽到的民意,這群「分數至上主義」的家長團體,具有高度動員能力和戰鬥力,也能論述。他們經常召開記者會,投書媒體,發動連署,遊說議員,上街包圍教育部,堵柯P,文的武的都來;但其他不同意見的聲音,不是沒有組織,不像他們這麼有動員能力,就是大部分家長連什麼是標示和量尺都不清楚的,他們無法發聲。

林國明認為,這群家長團體「代表」了每個關心小孩的家長,強力影響基北區高中職入學制度的政策,但這是利益政治和團體動員的現實,「柯P所聽到的民意,就是有特定口音的聲音。」

林國明說,如果柯P做決策只聽這樣的民意,是與所謂「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理念相違的。所謂公民參與,就是要讓在傳統的選舉政治和利益團體動員的管道之外,無法發聲的人民,有機會來討論和影響政策。「柯P,你願意落實這樣的公民參與理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