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Reuters)稍早公佈該社針對21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預測結果,顯示專家們認為中國11月份製造業可能連續第八個月萎縮。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專家們認為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將從10月的49.0升至49.2,但仍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
全站首選:香港宏福苑火災累計94死76傷還有25求助個案!今早完成7大樓爆破
報導指出,持續疲軟反映出製造業難以維持新冠疫情後的復甦勢頭,而與美國代價高昂的貿易戰更是雪上加霜,迫使工廠主撤離中國市場。
報導指出,中國決策者幾十年來一直擁有兩個可靠的刺激經濟成長的手段:一是啟動龐大的工業機器,在家庭支出疲軟時提振出口;二是啟動國家資助的基礎設施項目,推動經濟成長。
但隨著全球經濟放緩、房地產危機持續蔓延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纏身,官員刺激經濟活動的手段日漸匱乏,經濟改革的必要性再次凸顯。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仍容易受到外部需求放緩的影響,第三季成長創一年來新低。
政策制定者承認,需要進行改革以糾正長期存在的供需失衡,提振家庭支出,並解決地方政府沉重的債務問題。這些債務使得許多省份無法獨立發展,其中一些省份的經濟規模堪比國家。
即便如此,他們也意識到,在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對中國經濟造成額外壓力之際,此類結構性改革將帶來陣痛,並存在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