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25)日投書《華盛頓郵報》拋出後續軍事特別預算額度達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今(26)日於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進行相關說明,國防部長顧立雄在提到「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目標之一是帶動經濟效益,包含創造4千億產值、9萬名以上工作機會。
「國防要能夠帶動經濟效益」,顧立雄指出,期程在2026至2033年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預算上限暫匡1兆2,500億元,能讓我們在守護台灣安全同時,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打造非紅供應鏈。
全站首選:「小台積」0052 今恢復交易!分割後一張不到 4萬 早盤爆逾13萬張大量
顧立雄提出數據,「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預算投資,可望創造4千億的經濟產值,以及9萬名以上工作機會。
他也指出,台灣站在第一島鏈與民主世界的前緣,面對霸權挑戰,我們願意也必定會與友盟持續在各層面加強合作。顧立雄強調,國防也會以最嚴謹的態度來編列與執行特別預算,在國會監督下,持續捍衛國土家園、守護人民福祉來努力。
媒體提問時問及,總統宣示的台灣之盾真的能防禦中方對台的密集攻擊,以及這套系統如何跟現在的戰力來整合?顧立雄表示,打造重層綿密防空網有重要的方向,即是導入人工智慧,建立具有快速反應的戰場決策系統,是目前努力方向。
顧立雄指出,現在不管是美製、自製的Sensor to Shooter(感測器到射手),偵測感知器到攔截設備都必須要整合到一起,也就是整合到同樣的戰場管理系統,將相關Sensor與Shooter整合,做好火力協調分配,已經進攔截率是目前努力方向。
顧立雄強調,過去以來已經有基礎,未來再依照總統的政策指導,將「台灣之盾」儘速籌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