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科技循環進入新一輪成長期,AI、電力轉型與高階製程的需求持續推升台灣多項產業鏈的動能。企業在2025〜2026年的獲利能見度開始分歧,部分產業受惠於技術升級與新應用爆發,展現強勁成長,而亦有企業面臨制度調整或成本墊高所帶來的獲利壓力。

以下是國泰證期今天(25日)早盤後解析,金控、半導體、IC 設計、材料、電子零組件、國防、製鞋及總經環境等個股與產業動向。

當前熱搜:管仁健觀點》丞琳別哭!你不孤單,台灣人也都很怕你的聲音

富邦金(2881)

3Q25獲利優於預期,主因約350億資本利得。FY26新制後獲利恐下滑,淨值變化為觀察重點。估25/26 EPS 7.03/7.04元,維持中立。

聯發科(2345)

當前熱搜:日經: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 若武統聯合公報前提就崩潰

台積電先進製程漲價推升SoC成本,手機市場成熟但車用與AI明年成長。估26 EPS 74.5元,維持買進。

茂達(6138)

4Q25營收季減4-6%,EPS 3.1元。2026營收年增逾10%,動能來自NB雙風扇、工業/車用IC、伺服器IC。估25/26 EPS 12.1/14.2元,中立。

金居(8358)

10M25 EPS 3.14元。HVLP4出貨啟動,產能25/26/27年分別2,500/4,000/8,400-9,600噸。AI伺服器需求推升高階銅箔,長期看好。

立積(4968)

TP-Link若遭美禁售,美系品牌及台廠受惠。Skyworks與Qorvo合併後市場避用中系RF IC,立積為少數台系供應商,維持買進

記憶體產業

新產品採6/5nm製程與散熱優化,仍受ECC限制。AI平台全面採用Gen5 SSD,Micron、慧榮、Solidigm、群聯受惠,推動儲存升級。

電力產業

AI與ESG推升電力需求,台電智慧電表訂單至2028年。最新標案330萬具由康舒、玖鼎、大同、中興電取得,看好相關業績。

無人機產業

國軍徵求4.9萬架無人機,要求國產。第二波標案利多整機與零組件廠,包含長榮航太、中光電、碳基、融程電、邑錡。

製鞋產業

世足賽利多志強-KY,1Q26出新款。來億-KY毛利率回穩,10月營收37億,26年營運雙位數成長。維持買進鈺齊-KY、來億-KY、志強-KY。

總經評析

Fed降息機率升高,資金轉向低估值族群。Entegris、GFS受惠補庫,Micron、AMD、Nvidia獲利修正落後。AI需求仍旺,AWS與Google新產品推升投資可見度。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