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交通罰單議題在社群與政論間掀起熱議,面對外界質疑中央「靠罰單撐財政」的說法,民進黨立委林楚茵今(25)日透過臉書公開澄清,強調交通罰鍰並非進入中央國庫,而是有高達75%的金額直接進入地方政府的口袋。她質疑,藍營縣市首長一邊喊窮、一邊卻握著龐大的罰鍰收入,「到底有沒有用在改善交通,值得全民監督」。
林楚茵指出,根據《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交通罰鍰的分配比例十分明確:地方政府拿走75%、執法機關取得24%,中央僅分得1%。她表示,「很多人不知道,交通罰鍰根本沒有進中央」,但卻常被民眾誤解成中央藉由罰單撈錢,導致「罰單變國恥」的錯誤印象。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丞琳別哭!你不孤單,台灣人也都很怕你的聲音
她進一步引用數據指出,去年台北市交通罰鍰收入高達28.96 億元、台中市28.97億元,新北市更是全台測速照相密度最高的縣市。法規雖要求地方必須至少撥出12%用於交通安全改善,但其餘88%都由地方自主管理,是否真正投入交通安全,外界無從得知。
林楚茵強調,測速照相的設置屬於地方職權,交通罰鍰也主要由地方使用,但在爭議發生時「中央卻常被迫背黑鍋」。她將此現象比喻為藍白陣營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上的邏輯:只要「財權」、不要「事權」,一面拿錢、一面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