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中國解放軍海軍(PLAN)最新航艦「福建號(舷號18)」成軍後,18日展開首次海上實兵訓練,首次以航艦打擊群(CSG)形式參與聯合演習,測試電磁彈射系統(EMALS)及艦載機起降效能。顯示福建艦邁向作戰部署的關鍵一步,強化中國在南海及西太平洋的海上投射能力。

根據中國軍網報導,此次訓練由福建艦擔任旗艦,搭配055型(Renhai-class)飛彈驅逐艦「延安號(舷號106)」、054A型(Jiangkai Ⅱ)飛彈護衛艦「通遼號(舷號554)」等艦艇組成編隊,進行聯合航行、搜救演習及多架次艦載機發射與回收。福建號運用先進CATOBAR(彈射助升阻降)系統,成功發射殲-15T戰機、殲-15DT電子戰機、殲35隱形戰機及空警-600預警機等新型機種,驗證航艦甲板運作及打擊群協同效率。訓練結束後,編隊返回海南三亞基地;演訓地點疑似南海近海水域,但官方未透露詳情。

當前熱搜:DRAM現貨報價漲 記憶體族群盤中卻「跳水」 南亞科、華邦電跌逾6%

福建號為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8萬噸級CATOBAR航艦,較前兩艘「遼寧號(舷號16)」及「山東號(舷號17)」更具優勢,能攜帶更多遠程重載飛機,提升作戰半徑與隱匿性。中國國防部強調,演訓為例行工作安排,目的在檢驗編隊戰力,中國堅持和平發展與防禦性國防政策,「海軍艦艇將航行至保護國家利益的任何海域,航艦的命運即深藍」。

專家分析,此訓練延續福建號自2024年起多次海試經驗,包括9月電磁彈射測試,預計2026年底前達初步作戰能力。隨著中國擁有3航艦,PLAN正加速藍水海軍轉型,美方及盟國密切監控,擔憂南海緊張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