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流域部落青年聯盟今(19)日聯合太巴塱、加里洞、fata’an等受災部落代表,以及台灣基進、綠黨、時代力量、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公督盟與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在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強烈呼籲中央在三百億元的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中,務必提升透明度、落實公開審查,並在「中央協調會報」正式納入部落代表席次,避免重建再度落入工程獨大與地方黑箱。

太巴塱部落的那莫・諾虎表示,災後安置與補償方案並未處理最核心的問題:災民如何回到家園。他痛批目前的重建框架只剩工程專業,政府完全忽視部落與土地的生活連結,更缺乏人民參與,而人民若被排除,黑箱就會蔓延。他主張中央協調會報必須納入部落代表,讓災區能直接參與決策,而非事後才被告知。

當前熱搜:洪浦釗觀點》你挑戰我,我就挑戰你:中國精準的主權對主權報復

加里洞部落江晏瑜指出,因災戶較少,加里洞在救災與重建規劃中屢屢被忽略,甚至連居民提出以東富國小為臨時安置地點,物資都遲遲未進入。她批評中央與地方僅依「災情大小」決定是否納入規劃,導致不平等持續複製。她要求中央建立跨部會統整機制,確實掌握所有受災戶需求。

fata’an部落的Haloko提到,家中有88歲長輩迄今仍無法返家,重建工程卻毫無進度。他表示,目前已有超過900戶加入重建訴求連署,足以反映災民焦慮。他痛斥補償金額過低,且有災民至今未領到補貼,「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他要求提高房屋補償額度,並建立讓災民能直接表達訴求的制度性管道。

台灣韜略策進學會秘書長陳嘉霖指出,台灣災後重建長期受到「工程獨大」影響,使文化、社區復原與組織培力等關鍵領域完全被排除。他批評中央協調會報竟把整合部落意見的責任幾乎完全交給原民會,是對部落參與的錯誤想像。他主張部落應直接參與協調會報,並建議立法院依特別條例時程召開公聽會,讓部落正式參與審議。他強調:「重建成功的關鍵不是施工速度,而是部落能不能坐在決策桌上。」

當前熱搜:Cloudflare全球大當機!普發現金網站也掛點 故障原因曝光

各在野政黨也共同指出,中央主導與部落參與必須並行,否則三百億預算恐淪為「假重建、真綁樁」的災難財。台灣基進主席王興煥警告,花蓮縣政府在治理與救災上的失能已顯而易見,若地方派系掌握資源,重建將變調。他說:「重建不是蓋房子,而是重建共同體的家。」綠黨召集人甘崇緯則批評,涉及土地利用變更卻未啟動諮商同意程序(FPIC),若程序美化、實質缺席,就是法治破口。時力鄭宇焱指出,「沒有公共參與的重建,就是另一種迫遷」,三百億若缺災民聲音,只會把人移走、卻無法讓生活復原。小民參政歐盟何語蓉從兒童權利出發,批評目前重建完全未納入兒少最佳利益評估,形成治理斷裂,重建應回到人的生活與下一代的未來。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警告,若缺乏監督,本次重建預算恐再次淪為地方派系的「私人金庫」。他指出,特別條例給地方「幾乎空白支票」,若沒有透明與審查,恐成為政治恩惠工具,傷害民主。

受災部落、民間組織與政黨共同強調,馬太鞍的重建不是工程量體競賽,而是重建家園、文化與共同生活的未來,要求立即制度化納入部落代表、建立公開透明的審查治理機制,並確保每一分預算用在災民身上,而非成為政治黑手的工具。他們呼籲:「只有中央主導加上社區參與,馬太鞍才能真正走出災難、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