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壇 11 月接連釋出兩項震撼性決策,據報導,短短 3 天內,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公布史上罕見的人事異動,而執政黨共同民主黨亦推動《刑法》修法,將針對中國的侮辱性言行與虛假訊息列入刑事責罰。中國時事評論員賀文萍指出,這並非巧合,而是政府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重新校準戰略方向。
據分析文章,韓國軍方此次大規模改組,在韓國近代史上並不多見;此次調整涉及 40 名將官與約 700 名中校、上校及基層軍官,且多屬「非對等調動」,不少人被轉往國防部或軍種內的邊陲職務,取而代之的是聯參體系以外的軍官。聯參議長陳永勝在國會面對質詢時直言,部分軍人曾「背棄保衛國民的責任」,等於承認去年底「戒嚴事件」留下的裂痕必須正面處理。
全站首選:賭輸颱風假 「台大大氣系學生」承諾發150份雞排:飲料真的沒錢了

去年 12 月尹錫悅政府被質疑動用軍隊包圍國會,引爆「戒嚴疑雲」,聯參指揮體系當時保持沉默,使軍方公信力跌落谷底。如今的軍系人事大風吹,也被視為李在明繼 9 月撤換七名四星上將後的延續動作,目的可能是為斬斷尹系指揮鏈。多名中層軍官私下抱怨改革過於急促,但分析指出,若軍權不穩,對朝政策可能被架空,對中合作也難以推進。
而執政黨提出的《刑法》修正案同樣引發輿論討論,據文章,韓國修法將「辱中」與「散布對中虛假訊息」納入刑事處罰,最高可判 5 年。賀文萍認為,這項立法不只是對中國「釋善意」,更針對的是韓國自身的經濟現況。中國已連續 21 年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韓國半導體、汽車、化妝品等核心產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但近年反華情緒急速升高,不僅在街頭集會中出現極端口號,明洞等商圈中國旅客的消費額也連月下跌,知名企業如愛茉莉太平洋同樣受到波及。

韓國總理金民錫曾警告,反華集會「是對自己開刀」,而執政黨如今推動修法,也是在把警告變成明確的法律界線。在野黨指控政府「雙重標準」,但政府強調,反美多是政治情緒,反華卻牽動進出口與就業,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當前熱搜:專家看盤》高估值風暴來襲!美股重挫 台股賣壓 分析師:多殺多恐加劇
今年 4 月,首爾派出 40 人代表團赴北京磋商自貿協定;11 月初,中韓互贈文房四寶與圍棋盤,被外界視為某種「降溫訊號」。但在美國方面,川普政府以「對等關稅」施壓,要求韓國提高軍費,兩邊拉扯使韓國不得不調整內部結構,以降低政策被掣肘的風險。

賀文萍分析,李在明的意圖相當明確,是為透過軍系「換血」封堵前朝留下的軍政不信任,再用立法穩住對外經貿命脈,對內重整權力、對外調整方位的同步操作,儘管風險不小,但是現今政局底下的必要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