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上個月以來,加大力度管控稀土出口,這一舉措將威脅到諸如引擎、雷達、燃料電池等一系列軍用、民用工業產品的製造,故經常被視為與外國談判的重大籌碼。近期有傳言指出,印度一間公司透過轉手方式,出售中國產稀土給美國軍工企業。

《沉浮欧罗巴》在騰訊網上稱,印度吠檀多有限公司(Vedanta Limited)以民用電動汽車的名義,自中國進口 120 噸高純度稀土,轉手加價 30% 出售予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有可能被用作導彈制導系統。該文章表示,中國透過稀土溯源系統得知此事,並收緊了針對印度的出口限制。

當前熱搜:「北北基桃」颱風假引熱議 議長:基隆應跟雙北脫鉤 不用什麼事都綁一起

印度實際上同樣坐擁豐富的稀土礦藏,但與許多地區類似,缺乏提煉高純度稀土的產能,致使目前全球 92% 的高純度稀土仍仰賴中國供應。為應對中國的「稀土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除了反擊與妥協外,也在嘗試開拓新的產業鏈,如上個月川普訪日談的美日澳「稀土聯盟」便是一例。

《沉浮欧罗巴》表示,中國為了最大化限制稀土出口的戰略價值,設計了一套「雙重保險」。從礦場開採後,便會對每批礦物標記上內含奈米級晶片的電子標籤,透過物聯網技術追蹤流向,以及捕捉細微的重量更動。這次便是透過區塊鏈紀錄的資金流,才鎖定最終收貨的雷神倉庫。

美國近期也與印度和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國家接觸,試圖建立礦產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