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頂尖大學日前首度拒收有校園霸凌前科的申請者,引發全國熱議。《中央日報》與《印度時報》報導指出,首爾大學去年首度以「過往校園暴力紀錄」為由,拒絕錄取兩名成績優異的申請人,成為南韓高等教育體系首次明確以品格因素影響入學資格的案例。
據報導,這兩名申請者雖在「大學學業能力測驗」(CSAT)中成績亮眼,但因在國中、高中階段曾遭記錄校園暴力事件,最終遭到首爾大學拒絕錄取。包括釜山大、全北大、江原大、慶北大與慶尚大等國立大學也出現類似情況,合計共有45名學生因此失去入學資格。其中,慶北大拒收人數最多,高達22人;釜山大共有8人被拒,江原大與全北大各有5人。
現正最夯:新聞幕後》超機密!連蕭美琴都最後關頭才知道親赴歐洲議會演說 賴清德下令全曝光
據報導,自2014學年度起,首爾大已規定,曾受轉學或退學等嚴重校園霸凌處分的考生,其CSAT分數將被扣減最多兩分。《印度時報》指出,南韓的大學招生主要分為「提前招生」(考量校內成績與面試)與「一般招生」(依CSAT分數錄取)兩種,而各校對霸凌紀錄的懲處幅度不一,例如慶北大對輕微處分扣10分、中等程度扣50分、嚴重違規則扣150分。
不過,包括全南大、濟州大、中南大與忠北大在內的4所大學,去年未依此標準拒收任何學生,原因是其僅在特定招生管道(如體育特長生)中考量校園暴力紀錄。
這項「品格導向錄取」政策的擴大,源於2023年震撼南韓社會的「檢察官之子事件」。當時,被任命為國家調查局長的前檢察官鄭順信(Chung Sun-sin)之子,曾因霸凌同學遭強制轉學,仍以僅兩分扣減成績考入首爾大,引發輿論強烈反彈。教育部隨後宣布,自2025學年度起,全韓國所有大學都必須強制扣減有霸凌紀錄學生的入學評分。
全站首選:鳳凰颱風週一恐北轉逼近台灣 週三風雨最劇
然而《中央日報》指出,新政策也帶來副作用,愈來愈多遭指控霸凌的學生聘請律師,提起行政訴訟挑戰校方處分。報導引述專家警告,部分律師事務所甚至以此為商機,導致校園暴力爭議法律化、商業化,反而使校園氛圍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