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 Alice(化名)在30 歲時被診斷罹患 HER2 陽性乳癌。她接受標靶合併化療,完成療程後懷孕,有天走路不穩、頭暈加劇,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她與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吳曜充充份討論後,醫療團隊決定採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作為後續治療。
歷經人生第二次抗癌挑戰,醫療團隊看著她從虛弱中逐漸恢復,雖伴隨部分藥物副作用,但整體體力與行動力有明顯改善,如今,她重返講台,繼續熱愛的教學工作,也勇敢地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現正最夯:正國會出手相挺?林佳龍震撼表態挺「不貪不取的林岱樺」網友炸鍋
吳曜充主任提醒,乳癌的治療並非一次完成後就能高枕無憂,復發風險仍然存在。有時癌細胞可能潛伏於體內,數年後再出現,特別是腦轉移,更是臨床上最具挑戰的情況之一。他表示,近年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出現,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對許多患者而言,治療的目標不僅是延長生命,更希望能維持生活品質、重拾日常步調,真正回到原本的生活。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洪琬瑜指出,新一代ADC藥物結合標靶與化療的優點,精準攻擊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降低副作用。ADC藥物,她形容:「就像特務能準確鎖定敵人據點,炸彈在抵達目標後才引爆」,既精準又具旁觀者效應,連帶消滅周圍潛伏的癌細胞。常見副作用為噁心、嘔吐與血球下降等,病友接受治療時需依照醫囑用藥,如有不適請立即詢問醫療團隊。
洪琬瑜醫師指出,以往約2成HER2 陽性的病友適用標靶治療,隨著新一代ADC的問世,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乳癌患者也屬於HER2 弱陽性,包含部分的三陰性乳癌,也因此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全站首選:川習會前川普一句話「震撼北京」汪浩:這是印太新秩序的戰略紅線
洪琬瑜醫師步說明,約有三分之一的三陰性乳癌與三分之二的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也屬於HER2弱陽性,代表過去治療選擇有限的族群,現在也迎來新的治療希望。她分享道:「我在病友會中常提醒大家,乳癌治療永遠有藥可用。」即便是晚期乳癌,也不等於絕望;隨著治療不斷進步,只要及早介入,許多患者都能如慢性病般長期穩定控制。
洪琬瑜醫師呼籲,女性應定期進行乳癌篩檢,不要等到出現症狀才就醫。現代醫療強調「醫病共享決策」,建議患者與臨床醫師密切討論,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她也笑說:「有些人會上網問 AI,但其實醫師更人性化,陪伴妳一起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向。」
個人化精準治療已經成為現今癌症照護的核心理念。全新乳癌防治據點落腳北屯,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以「一站式整合醫療,乳癌治療全程守護」為目標,提供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診療服務。吳曜充主任表示,團隊會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理念,積極補足北台中(涵蓋北屯、太平、潭子及周邊地區)的醫療照護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