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國民黨提名台南市長參選人前立法委員陳以信今(28)日公布首支競選影片《相信未來篇》,由知名導演王天倫執導、書法大師馮憲民揮毫片尾主視覺文字,影片以溫馨、文青風格呈現,展現陳以信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對家鄉台南的情感連結。
影片中,陳以信以自述口吻回顧從政心路。他提到,擔任立法委員期間,面對厚如人高的預算書,他深感「謙卑」;質詢官員時,他總視為一場「辯論比賽」,強調唯有「充分準備、理性對話」,政策才有意義。這段敘事呼應他一貫的理性問政與專業風格。
當前熱搜:京華城案回到原容積 張景森嘆:沈慶京陷入牢獄是悲慘案例
影片同時談論家族與台南的歷史淵源。陳以信分享自己的台南經驗,後赴英國與美國求學與發展,帶回國際視野與新思維。他指出,台南的交通不便與經濟發展停滯,正是他決心投入市長選舉的原因之一。
「我對台南有使命感,也有責任感。」陳以信說,希望未來能以所學所長,為故鄉帶來新的動力與改變,讓「台南的明天更好」。影片已於YouTube平台上架,網址如下: https://youtu.be/EnIBCmOPpWE?si=L-Vp1-YzoUThEcAd
陳以信也提出「AI副市長」政見,推動台南市政全面再現代化,他將以市政整體戰略高度,任命一位虛擬的AI副市長,專責推動AI技術在市政治理與管理的各個面向應用,達成市政「再現代化」的目標。
現正最夯:新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將上任出現「黃金交叉」! 藍綠支持結構明顯調整
陳以信指出,「AI副市長」的設置,將不只是象徵性職位,而是一個實質整合AI工具與市府系統的智慧中樞,協助每位公務員運用最合適的AI工具,以提升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務品質。他強調,歐美及新加坡等先進城市,已普遍採用生成式AI系統如Copilot、Gemini等作為公務員助手,能自動整理資料、撰寫文件、翻譯及審核申請,顯著提高效率。台南不能落後,應善用AI助力,讓公部門更聰明、更便民。
在交通治理方面,陳以信表示,AI可用於號誌優化、公車到站與擁擠度預測,並輔助偏鄉地區車輛派遣與共乘。更可透過AI分析路口監視畫面,找出行人事故風險熱點,以實現「零死亡願景」(Zero Vision),讓台南行人安全與國際接軌。
在基礎建設維護上,他指出,AI能結合高解析度空拍與影像辨識進行道路、橋樑、堤防、電力設施等巡檢,不僅節省人力,更能大幅提升巡檢頻率與安全性。「守護市民安全,不該靠人眼,而要靠AI的精準。」「AI副市長」也將協助強化治安與公安管理,透過整合監視器與報案資料庫的AI情資系統,能協助犯罪偵防及大型活動人流監控,防止踩踏等公安事故。
在消防與救護領域,他舉例指出,丹麥的AI可從報案電話偵測報案人是否心跳停止,美國也以AI辨識心理諮詢專線中高自殺風險個案,未來台南可導入類似系統,協助調度救護資源、強化急難應變。針對公共衛生與環境監控,AI早在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即發揮關鍵作用,加拿大公司BlueDot最早偵測到武漢出現「不明肺炎」。如今,美國CDC也以AI監測全國急診資料與死亡通報,提前發現異常趨勢。台南未來也應發展AI公衛監控網絡,以提前預防疫情與污染事件。
AI還可運用於環境污染監測與城市規劃。包括衛星偵測工業排放、非法棄土或森林砍伐等環保議題,也能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模擬城市規劃中應用,讓市府能更科學地預測新建設對風流、氣候、交通與景觀的影響。「AI副市長不只是技術官僚,而是台南再現代化的推進器。
陳以信提出「AI副市長」政見,推動台南市政全面再現代化,他將以市政整體戰略高度,任命一位虛擬的AI副市長,專責推動AI技術在市政治理與管理的各個面向應用,達成市政「再現代化」的目標。 圖:黃博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