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事延續,烏克蘭本土無人機生產與遠程打擊能量顯著成長。《紐約時報》最新報導指出,一家名為 Fire Point 的私人無人機製造商已成為烏克蘭最大的此類企業,背後握有約 10 億美元的國防合約,並在至少 30 處祕密工廠生產無人機,改變戰場供給格局。

根據該報導,Fire Point 生產的 FP-1 自殺式無人機以每枚約 5.8 萬美元 的成本投放攻擊,被用於打擊俄羅斯境內長達 1,350 公里 的目標,相較於西方巡弋飛彈每枚動輒逾百萬美元的價格,FP-1 在成本與彈性上具明顯優勢。FP-1 最大航程可達 1,350 公里、彈頭約 60 公斤,目前被廣泛用於烏方約 60% 的深度打擊任務。

現正最夯:籲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支持 薛兆基倡成立全國首創「樂齡長青局」

報導並指出,Fire Point 正研發更大射程的「火烈鳥」型無人機(代號 Flamingo),採用噴射發動機、宣稱射程可達 2,880 公里、彈頭重量可達 1 噸。美國將領大衛·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被引述稱該型武器可能「改變遊戲規則」,但烏克蘭尚未大規模部署該型平台。

自 2022 年以來,烏克蘭國內防務工業出現爆發式增長:報導整理的數據顯示新增約 425 家國防公司、超過 2,000 家企業參與武器設計或生產,並形成逾 20 個遠程打擊無人機研發團隊。挪威與烏克蘭也共同成立了一支規模 2,000 萬歐元 的無人機新創基金,以支援相關研發與產業鏈擴張。烏克蘭總統顧問奧列克桑德爾·卡米申(Oleksandr Kamyshin)評論說:「這些無人機正是歐洲與美國所需要的。」

在軍事行動面,烏克蘭官方與俄方的說詞呈現拉鋸。澤連斯基政府方面表示,其總部已決定擴大對俄聯邦領土的遠程打擊「規模與範圍」,顯示烏方正有意利用增強的國產與外援火力對敵方更深層目標施壓。與此同時,俄方消息來源與軍事社群發布的影片顯示,烏軍無人機在紅軍城前線上空活動,並警告稱在該區域移動車輛風險極高,難以防禦此類無人機攻擊。

當前熱搜:女高中生高捷落軌罹難 都會公園站15年來第二起

澤連斯基政府方面表示,其總部已決定擴大對俄聯邦領土的遠程打擊「規模與範圍」。 圖:翻攝自X帳號@astraiaintel

另有影像流出顯示一架烏克蘭米格-29 戰機對「格雷沃倫檢查站」實施空襲,目標指向在邊境設施內集結的俄軍部隊,顯示烏軍在空中與無人系統的協同打擊上也有所運用。

X 帳號 @joni_askola 發文指出:「烏克蘭導彈與無人機生產越快,戰爭結束越快。西方導彈有幫助,但烏克蘭自身生產才是關鍵。」

烏克蘭最新研發的火烈鳥 (紅鶴, Flamingo )導彈,射程可達3000公里。   圖 : 翻攝自X / NOEL Reports

戰機掛載遠程攻擊導彈,也是烏軍反擊俄軍的方式之一。圖為烏軍戰機掛載風暴陰影導彈。   圖:翻攝自 @ukraine_map X 帳號

X 帳號 @joni_askola 發文指出:「烏克蘭導彈與無人機生產越快,戰爭結束越快。西方導彈有幫助,但烏克蘭自身生產才是關鍵。」   圖:翻攝自X帳號@joni_ask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