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主研發的「光輝」MK1A 戰機於當地時間 26 日在印度空軍基地完成首飛,飛行時間達 18 分鐘。這一歷經 41 年研發的 4.5 代戰機首秀吸引全國目光,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親臨現場,高呼「自力更生大勝利!」,民眾與媒體立刻沸騰,大家紛紛慶祝,將此飛行視為民族自豪的象徵。
「光輝」MK1A 的研發源於 1984 年啟動的 LCA(輕型戰鬥機)計畫,過去數十年中曾歷經無數挑戰與延宕。對印度民眾而言,MK1A 不只是戰鬥機,更是象徵印度自主工業的突破。社群媒體上,網友稱其為「印度工業的巔峰」與「南亞天空的守護神」。
當前熱搜:館長案風暴擴大 !「中國錢」疑雲未息 直播主驚曝 : 很多網紅月領200萬罵政府

軍事評論家表示,其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可鎖定 200 公里外目標,「阿斯特拉」導彈一發即可命中對手,F-16 和 JF-17 都得敬而遠之。雖然官方定位為 4.5 代戰機,卻絲毫不輸 5 代戰機。
然而,首飛過程中仍有不少技術挑戰。MK1A 雖然官方稱「超過 60% 國產化」,但實際上機身由法國設計、雷達來自以色列(EL/M-2052)、動力核心則為美國 GE F404 發動機。印度官方形容其為「國產工業奇蹟」,但也有觀察者指出,這更像是全球供應鏈的合作,將不同國家的高端零件集於一架飛機之上。

價格方面,MK1A 單價約為 8,000 萬美元,高於印度現役蘇-30MKI 的 6,000 萬美元。儘管在與巴基斯坦的 JF-17「梟龍」相比,MK1A 仍存在生產數量少、作戰經驗不足的劣勢,但印度官方強調,首飛本身就是一項里程碑。
全站首選:中國突喊暫勿赴日引爆日本輿論狂歡 網友:太好了永遠不要來
印度空軍計畫將在年底前交付 12 架,總體來看,印度對「光輝」MK1A 的首飛舉國歡慶,雖然實際作戰能力仍待驗證,但象徵意義不可小覷。未來,印度將繼續研發雙發版本 MK2,提升作戰能力與交付速度,希望不再重蹈 41 年等待首飛的漫長歷程。對印度空軍與國產航空工業而言,這 18 分鐘的「光輝時刻」,或許正是從「紙上談兵」走向「天上飛行」的轉折點。
印度自主研發的「光輝」MK1A 戰機完成首飛,舉國歡慶印度工業的全新突破。 圖:翻攝自 矚望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