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私立常春滕高中本學年起由曾經擔任台中市長億高中兩王校長的沈樹林接任,他素有「養樂多校長」的稱譽 ,其教育理念即濃縮在「養樂多」三字中。他強調多元入學「致勝關鍵」:滿級分不是保證,學習歷程才是「入場券」。

沈樹林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歷,從長億口中卸任後,曾任台南市私立瀛海高級中學總校長、嘉義市私立嘉華高級中學總校長,並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擔任商借人員(負責科學、實驗及國際教育),被譽為「多元入學方案專家中的專家」。

全站首選:鄭麗文反國防預算背離民意!游盈隆:若贏兩大選、教科書得改寫 

對於「養樂多」校長的稱呼,沈樹林說:「我個人的教育理念就是『養樂多』,因為『養樂多』是他從小渴望喝到的1種酸酸甜甜的飲料,我是在菜市場長大,媽媽在市場賣菜,當時『養樂多』一瓶3塊半,自己的弟弟也是教育工作者,兩人都想到小時候喝的『養樂多』,希望能夠涵『養』學生的品德,讓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尊重學生的『多』元智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它的所長,『養樂多』當然不只是1個 slogan ,而是發自內心對教育的期許,我經常如此宣揚理念,朋友間就以『養樂多』校長來稱呼我。」

沈樹林說,常春滕高中的理念就是讓學生能夠多元發展,從國中一年級開始就推動「一人一藝」,也就是除了念書之外,能夠不斷的去探索他們想要的東西,看學生對哪方面有興趣,就開始去參與這樣的活動,而且是有正式的課程。

學校在今年下學期要正式推動生命教育課程,其實品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其中一環,無論學生對於生命的價值觀,或者是對於生命中遇到一些困難,或者對於社會議題的理解,全部都包含在生命教育的議題。教育部有個五大核心生命議題,很多學校都忽略。

當前熱搜:承認捅了馬蜂窩! 罵賴總統「魯莽」後 美智庫「另類」再發聲 : 若開戰 美不會馳援

他指出,面對國內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大且複雜變革,不僅考生,連家長都感到茫然失措。甫接任台中私立常春藤高中校長的沈樹林,以其深厚的教育行政背景和對升學制度的精準掌握,提出多項建議,特別強調在今年新制下,傳統的「高分思維」已不再是頂尖大學的保證。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出現三大引發學生與家長譁然的變革,第一是學測英文選擇題選項增加:英文考試方式改變,選擇題由原本的四個選項改為五個。沈校長指出,這直接降低了猜題的答對機率,對考生英文的實力要求更高 。

第二是台大醫科採計科目變動:不再採計英文成績,轉而採計社會科。這使得醫學系申請入學的科目採計,變更為以國文、數學、自然、社會四科為主。

第三是申請入學篩選倍率提高:最具爭議性的變革,莫過於學測申請入學的篩選倍率由原本的二倍大幅提高至四倍。

他說,在分數門檻弱化後,後續的「面試」及「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性已躍居「至關重要」的地位。許多家長誤以為花大錢讓孩子補才藝、學東學西是「靈丹妙藥」,但沈校長提醒,若未能掌握學習檔案的「核心價值」——即孩子的專長與興趣——則很可能「事倍功半」。

沈樹林建議學生與家長應該提早佈局,從國中開始建立,許多學生到了高中才開始探索志趣專長,已錯過「黃金期」,他建議應從國中階段就開始瞭解並建立個人學習檔案。

其次,專長興趣不必外求,從「身邊資源」挖掘。他強調,從身邊既有資源做起,反而「事半功倍。例如:家裡若從事農業,學生若對園藝或農務有興趣,可將平時協助農務的情形列入學習檔案。若父母為教師,個人將來志向是教育路線,亦可將相關經歷納入。甚至從小熱心公益、幫鄰居寫過訴狀等經歷,對申請法律系也會有「大加分」效果。

他說,「分數不突出」也能進台大,從他過去輔導的成功案例,一名學生校排名僅200多名,卻考上台大動物系。關鍵即是該學生家裡經營牧場,相關經歷對其學習檔案有極大的加分效果。

同時,面對「特殊選才」、「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科測驗」等多元升學管道,沈校長認為,學校必須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幫助家長瞭解升學制度走向、準備技巧與審查重點。

常春滕高中學生分享快樂學習的喜悅。   唐復年

沈樹林(中),常春滕高中的理念就是讓學生能夠多元發展,從國中一年級開始就推動「一人一藝」。   圖: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