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展開重返白宮後的首次亞洲行,行程預定造訪馬來西亞、日本與南韓,並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場高峰對談預計將聚焦於新貿易協議,但此舉也讓多個亞洲盟邦感到不安,擔心川普可能以「交易式外交」與北京達成協議,重塑地緣權力平衡,甚至讓台灣在美中關係中被「邊緣化」。

報導中引述知情官員指出,這次會晤,將成為川普重塑亞洲戰略的關鍵時刻。儘管美國宣稱談判目標是「確保公平貿易」,但不少盟國擔心,川普的商人思維可能讓他把安全議題與經貿利益混為一談。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問題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直言:「亞洲盟友最擔心的是川普的交易本能——他可能與習近平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削弱美方在印太盟友間的槓桿。」

現正最夯:光復節連假收假日東北季風發威!北北基宜大雨特報、15縣市強風特報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內部正研擬新的《國防戰略報告》,有別於他首任時將中國定義為「修正主義強權」,新版文件預計將把部分軍事重心轉往西半球,強化對委內瑞拉與毒品走私的打擊。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專家哈里森(Todd Harrison)警告,若戰略焦點西移,意味部分駐太平洋部隊將撤回國內,「美國可能更關注毒梟,而非中國」。

不過報導中提到,官員強調西太平洋的軍備投資不會減少,而新一輪國防預算仍將聚焦於長程打擊與高科技戰力,包括B-21隱形轟炸機、極音速飛彈及半自主無人機。川普也確認,拜登時期推動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核潛艦計畫將持續推進。

日本方面則積極營造友好氛圍,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承諾,將提前兩年達成國防開支占 GDP 2%的目標,以展現對美國的誠意。不過,與前首相安倍晉三相比,高市與川普的私交尚待建立。前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分析,多數亞洲國家仍偏好美中關係「不冷不熱」,既不希望陷入對抗,也不樂見美中繞過盟友私下協議。

當前熱搜:趙少康嘆「寧願中共收拾民進黨」太可怕!翁達瑞:我們終於有共識

報導指出,川普與習近平的重啟談判,也讓台灣感受到壓力。原定的美國對台軍援計畫延宕,總統賴清德8月過境紐約的行程更臨時取消。儘管美方同意暫時將對台關稅從 32%降至 20%,但仍高於日本與南韓的 15%。

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強調,美國不會為了貿易協議而犧牲台灣安全,但外界質疑聲浪未減。台灣政府近期則積極爭取川普陣營支持。

賴清德日前接受美國保守派評論員賽斯頓(Buck Sexton)專訪時,罕見公開讚揚川普的領導力,並呼籲他在即將登場的川習會中,堅守對台承諾,「唯有北京放棄以武力改變現狀,印太和平才可能長久」。

報導最後指出,川普此行雖以經貿為主軸,但亞太盟友普遍擔心,他若再度以個人風格進行「交易外交」,將動搖美國在區域內的信任基礎。對川普而言,這趟亞洲行既是外交試金石,也是一場高風險的政治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