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已於本月18日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當選新任國民黨主席。而選前一個月民調仍大幅領先其他對手的郝龍斌,為何仍輸給鄭麗文?對此,資深媒體人羅友志針對郝龍斌敗選進行分析,並列出郝龍斌落選「四大關鍵敗因」。
羅友志表示,選前國民黨內改革派與多位KOL幾乎「有默契地」在網路上打出「郝龍斌必勝」標籤,試圖喚起黨員的「執政焦慮感」。但這樣的操作反而讓黨內「換年輕人試試看」的呼聲升高,尤其在歷經蔡英文高得票連任、羅智強等「流量派民代」崛起後,黨內已逐漸形成「年輕戰力才是解藥」的共識,而「老人派」卻選擇忽視這股潮流。
當前熱搜:堰塞湖水患民調:5成4不滿意花蓮縣府、4成2不滿賴政府防救災
羅友志直言,郝龍斌陣營過度自信,真的以為「我必勝」,甚至未參加辯論,讓黨員的焦慮感達到頂點。此時雖然民調仍未落後,但「羅智強棄保」的效應,已悄悄發酵中。
他提到,羅智強選戰後期「躲去花蓮災區」,不論是刻意避戰或另有考量,卻意外成為催化棄保的關鍵轉折點。鄭麗文順勢接收「改革派」與「自主派」選票,聲勢迅速追上郝龍斌。此時趙少康拋出「中國介入選舉」言論,更成為壓垮郝龍斌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認為,郝龍斌陣營最後仍有「認錯止血」的機會,但「老人派」完全未察覺危機,選擇「死不認錯」,導致支持者的愛恨交織,最終一個月內流失15%領先優勢。
現正最夯:趙少康憂鄭麗文「令不出黨中央」 前藍委嗆:你就只是不甘寂寞過氣金童
羅友志強調,這場選舉顯示國民黨內「老人派組織票」首次失效,黨員心態已經出現重大轉變。他認為,雖然羅智強落選,但代表的「流量派」力量已成為國民黨的重要戰力,鄭麗文上任後若能盡快安撫黨內傳統勢力,並整合年輕世代的「流量能量」,國民黨「真的有機會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