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在野黨國民黨於週六選出前立委鄭麗文為新任黨主席,此次黨內選舉被指有中國介入的陰影。《美聯社》報導指出,鄭麗文以「改革派」形象大幅領先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對手。《美聯社》分析,新任主席的政治路線,將深刻影響台灣與北京的關係,以及未來國內外多項關鍵政策的走向。
根據報導,《美聯社》將國民黨形容為「親中政黨」(China-friendly party),指出儘管該黨已連續三次在總統大選中敗給「傾向獨立的執政黨民進黨」,但仍在台灣政壇維持強大影響力。報導提到,國民黨及其盟友目前在立法院擁有足夠席次,可組成多數聯盟,並於數月前成功挺過兩次罷免選舉。分析指出,預計 11 月上任的鄭麗文將主導國民黨參與 2026 年地方選舉,並可能在 2028 年推出總統候選人,挑戰現任總統賴清德所屬的民進黨。鄭麗文在競選期間曾宣示,要讓國民黨「從綿羊變成獅子」,並提及自己過去曾為民進黨員的政治背景。
現正最夯: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 溫朗東:藍營恐重返「韓流」敗選老路
《美聯社》同時聚焦中國疑似介入此次黨主席選舉的爭議。報導引述郝龍斌支持者趙少康的說法,稱中國涉及有組織的輿論干預,並以 TikTok 上出現攻擊郝龍斌、支持鄭麗文的影片為例。

報導並引述國安局長蔡明彥指出,國安單位在 TikTok 上發現超過 1000 支討論此次選舉的影片,以及 23 個發布相關內容的 YouTube 帳號,其中有超過一半帳號位於台灣境外。
對此,鄭麗文駁斥中國影響國民黨選舉的指控,形容這些說法是「非常廉價的標籤」,並呼籲政治人物應回歸理性討論。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則回應稱,鄭麗文當選屬於國民黨內部事務,強調部分中國網民的言論不代表政府立場。